修身,定心

《道德经》看似在讲治国之道,其实方方面面都可以映射社会、生活、为人处世。《大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成大事,一定要齐家,要齐家就要修身。

放在生活里也一样,我们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更稳的去生活。以前我会觉得说,上学读书,只为了长大赚钱,但我现在觉得,这样的想法还是太过于片面了。我现在会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修成一个智慧的人。而一个智慧的人,一定是简单且又通透的。

我特别喜欢彦彦老师在讲这章时提到说,我们学习要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大道至简,学的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道的层面通了,术就好长了。如果道没有通,用再多的术,都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

蔡长安老师说,很多人都喜欢拿着金饭碗喝稀饭。其实每个人都本自具足,也配得更好的生活。彦彦老师说过的头等舱思维,就是一个人配得感、价值感的体现。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人明明很有钱,却一直舍不得花,每天还要过的苦哈哈的,然后还抱怨生活不好。而有些人,虽然钱不多,但是每天都可以过得很开心,吃口饱饭,睡个好觉,内心富足。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企业运营也一样,越是制定复杂的考核规则,人心也就越复杂。我曾经在一家有10年以上的企业工作过,KPI考核花样百出,我相信制定的初衷也是为了企业更好的走向,然而人心不齐,面对各种的考核,也都有各种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对方案。企业主不爱员工,不相信员工。哪怕企业做得再久再大,团队一盘散沙,也是走不远的。这家企业出了很多优秀的员工,然而都留不住,要么被同行挖走,要么自主创业。我相信一家能够走10年的企业,肯定是有所长的,但是如果领导人的心定不住,被各种偏私虚妄带跑了,那这家企业能走多久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人永远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心。我们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时,只会说,不需要他大富大贵,孩子健康就好。可是随着孩子长大,你就越是想要去强行包装他,你想让他做的事就越多,越是想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去打造他。给他施加压力,不尊重他,打骂他......精神上的伤害对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影响。这种时候,还记得我们刚生下娃那时的初衷吗?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所以我们都要做一个守中的人,你可以很善良,但你要有边界。你也可以很严厉,但你心中要有爱。

修身是一辈子的事,只有自己的提升,才能影响别人,从而真的有底气去帮助别人,去爱别人。


感悟来源: 彦彦陪你读《道德图》第五十八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