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又是一期的学习结束时期,孩子们拿回家的分数你知道该怎么分析吗?从分析中,又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下面我以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分析。
六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100分钟。由积累运用(20分)、阅读理解(40分)、综合实践(10分)以及笔下生花(30分)组成。
一、积累运用(20分)
积累运用的题为基础题即平时我们说的需要必须记忆的题,此题在考试中是不应该出错的,否则对于那些在“优、合格”左右摇摆的学生来说就不易达到要求了。该生得分为18分。错误原因为:“han”的“反文旁”写成了“折文耳”,“秦”字写成了“奉”字以及《体育颂》的补充错误。可以看出该生书写不够规范,要求背诵、默写的词语和古诗名言没有做到万无一失的落实过关。
建议:在假期把本期要求听写的词语、要求默写的古诗和名言、要求背诵的课文再落实过关。
二、阅读理解(40分)
阅读理解题分为一个课内阅读理解(15分)和两个课外阅读理解(25分),此题在测试中需要考试静心阅读文本、根据问题认真分析文本在短文中寻找答案并且书写也应工整规范。
课内阅读题该生得分为9.5分。其中第7小题得分为0分,题型较难,该生不能作答属于正常情况。本题要求考生“细读并揣摩句子,写出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课外阅读题该生得分为13分。其中第12题得分为0分,“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此题不应该错,考生把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混淆了;第13题得分为2.5分,“在文中找出新奇钟表的名称和功能完成表格”。此题不应该错,通过阅读文本在文中是能够找到答案的;第16题得分为0.5分,此题不应该错,“把蓝悠悠、胖圆圆、明晃晃、毛嘟嘟填入文中括号内”。在填写时把“晃”字抄错,“毛嘟嘟、胖圆圆”通过认真阅读从“蜂子、狗尾草”的外形来区分也是不会填错的;第17题得分为1分,“补充文章提纲笔记”对该生来说此题较难,不会答是正常情况;第19题得分为0分,“还能通过园子里的哪些事物表达自由和快乐。仿写三句话。”该生未答,是否在做这样的题有畏难情绪呢?
建议:1.假期每天朗读课文至少10分钟,提高语感。
2.在测试时多读文本和题目要求,从文本中寻找答案。
3.假期做一些阅读题,训练答题速度。
4.假期认真阅读推荐书目并做好批注、阅读笔记。
三、综合实践(10分)
综合实践该生得分为0分,这是很不正常的分数。其中第20题,是“从《毛毛》《西游记》《水浒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几本名著中选取一个书写的故事做讲述。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叙述时至少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在期末复习资料中有此题,复习资料中介绍的是《毛毛》这本书,在复习课中还让学生自己仿照《毛毛》这本书做另外书籍的介绍并在全班交流。只是在介绍中没有刻意让学生用上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因此本题至少应该得3分;第21题,“在不同场合使用敬语或谦语”此题较难,该生不能作答属于正常情况;第22题,“从相反的角度阐述你的想法”此题较难,但根据例题至少可以得1分。
建议: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处处皆是学习语文之处,多读课外书。
四、笔下生花(30分)
笔下生花为二选一的题,此题该生得分为20.25分(笔下生花为一份试卷两位老师阅卷取平均分)该生得分正常,因为平时他很多时候都不能把文章写完。此题很多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偏题的人较多。
选题一为“回忆你这学期‘阅读’过的一个熟悉的人,选取两个事例来表现人物两个不同的特点。”打了引号的“阅读”一词和我们平时讲的
读书是不一样的,然后要注意“两个事例、两个不同的特点、语言、动作、神态、性格和品质 ”这些关键词语,以及不少于500字的要求。选题二写对《小英雄雨来》课文学习后的感触,即写《小英雄雨来》的读后感 。在写作时要回顾你的阅读和学习体验,自拟题目不少于500字。读后感的基本格式为引议联,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有部分学生写的是其它课文的读后感,也就是说题目要求都没有读清楚。
建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生活中积累鲜活的事例,并在答题时注意审题、书写规范、书写清晰(因为现在是网阅,不要去考阅卷老师的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