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们谈论起三毛时,我笑着说自己当年很是崇拜三毛,看了不少关于她的书。直到后来知道她是自杀而亡,偏激的我便再也不喜欢她了。
第一次接触三毛时,自己还是个小学生。当时读了姐姐从一中图书馆借来的《闹学记》和《撒哈拉的故事》便开始向往起三毛那种不拘泥于世俗的洒脱以及她与荷西那美得叫人窒息的浪漫爱情故事。
到了中学时,自己又去买了《谈心》、《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等等。对三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她自然随意的文笔以及热爱生活的态度,帮我渡过了躁动的青春期。
虽然在此期间,曾看到过名嘴李敖对三毛的各种攻击与嘲笑。李敖说三毛与学识渊博的琼瑶比起来是个无才的女人,而与他太太比起来又是个无色的女人(李敖在文章中称自己的太太有一双令男人们欲罢不能的美腿,他毫不遮掩地说自己写文章有一手,而他太太有一腿)。但这依然丝毫不会影响我对三毛的喜爱。心里头一直觉得三毛就是一个简单平凡却又充满着各种传奇色彩的女子,她爱荷西,爱生活,爱身边的一切。
直到有一天,从报上得知原来在我眼里一直充满着生活气息的三毛竟然死于自杀。顷刻间内心深处那座堡垒似的东西坍塌了!于是开始质疑三毛,她笔下那些曾经令我无比向往的生活是不是大都来自于她夸张的想象呢?或许她一直活在自己美好的想象中,或许生活并不像她描述的那么美好,或许她也是极度厌恶这个世界的,或许她的文字只是欺骗了不谙世事的我……
长大后慢慢发现,其实每一个充满阳光的人背后应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伤感与无奈。只是我们习惯把阳光欢乐的一面呈现给大家,这或许是一种生活的技巧,也是一种礼貌吧。没有人喜欢整天面对一张失魂落魄的脸,因为大家都不欠你什么。而很多时候,那些善于安慰别人,替人排忧解难的人却往往无法排解自己的忧愁。
或许因为在别人眼里他们已经是超乎常人的成功者甚至是圣人,所以他们倒是羞于把自己的忧愁告诉别人。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当这些忧愁决堤时,人也就开始有走向死亡的意念了。
生与死之间往往只是一念之差,若是我们逃过去了,我们就获得重生的机会;当然以后的日子依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哀愁与烦恼。活着,永远是没完没了!若是我们逃不过,我们只能在片刻间化作一缕青烟;留下的是亲人们无限的哀怨与思念。死了,便是一了百了!于是,开始学会理解和原谅三毛了。
每天我们都要处理很多事情,工作上的、生活上的、物质上的、情感上的……没有一件事情是不累人的。如果忙碌能够让我们充实,如果疲惫能够让我们忘却烦恼,如果生活不至于让我们绝望,且让我们都坚强地活着吧!每天给自己一点点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告诉自己——活着,不累!
2014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