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这几天,一篇《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的文章在我们职业规划师行业交流群中被热议不断,文章长达一万七千多字,讲述的是一个北京大学经济学毕业的硕士先是签约了引人羡慕的某银行总行,入职一个月后却猝不及防地跳槽。
表面上看起来,这位女生的悲欢似乎更多的是“幸福的烦恼”:
北大硕士毕业,毕业论文也获得了优秀,在腾讯实习两个月,据说在内部BBS上算是网红,留在鹅厂的可能性非常大,只因为男友在网易杭州公司工作,她最终还是离开了腾讯;
经过辛苦的校招和一系列面试的失败,最终她进入了浙江银行的总部,但很快她发现自己并不喜欢银行工作,还是心系互联网行业,最终做出了“入职一个月就跳槽”的决定;
这个故事以大团圆暂告一个段落,这个女生最终要去网易上班了,在西湖边,她发现自己早已心如止水,并发现自己仿佛爱上了这座城市。
后来,围绕这个事件出现了一系列文章,很多作者站在“过来人”的立场上,对这个姑娘进行指摘评论,说什么年轻人不能如此儿戏工作,应该尽快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等等。
事实上,我自己就是从二十多岁的时候走过来的,而那个时候的我,遇到的困惑和迷茫一点儿也不比今天的孩子们少。
一、谁的青春不迷茫?
今年下半年,我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忙碌模式:
每周有两天时间要在一所高校代课、一天集中接待面询者、两天时间要写出每周三篇的原创推送内容、双休日还要忙着充电学习,这还不包括我每晚的网络咨询、辅导孩子课业、撰写咨询报告、研发新的职场课程等一系列生活及工作的安排,以及时不时会受邀进行线下职业规划及相关读书分享等活动。
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我都会被问及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
“老师,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您能给我一点人生建议吗?”
是啊,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我似乎是一个目标感很强的人,从传统企业的财务经理转行会计培训、再到今天的职业规划师及职场作家等多重身份加身,仿佛我一路走来,都始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其实我想要告诉你的是,如果时光倒流到十五年前,我当年的困惑与迷茫一点不比你的少:
18岁,我在高考时发挥失误,政治满分150分只考了80分,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只好去了一所211非985的工科大学,专业是我母亲给我选的,并且是我之前想也没有想过的会计学;
21岁,我大三,考研失败之后,我并没有投入到校招中,而是奔波于外面的社招,试图寻找一份非会计的工作,我曾经面试过IT企业的程序员、广告公司的文案策划、某研究所的办公室主任、甚至一家不知名企业的文员工作等等,那个时候的我压根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喜欢什么或擅长什么;
22岁,我刚刚开始工作,面对校园职场的巨大差异,我紧张而忐忑,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27岁,我成为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获得了他人眼里艳羡的职位,活成了父母眼里期待的样子,但不知为何,我并不快乐;
32岁,我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放弃企业里的财务职业生涯,转行做起了培训,业余时间辛勤写文,成为了专栏作者;
35岁,我出版了两本职场书籍;
36岁,我开创了自己的线下咨询工作室,出版了一本职业规划案例集,成为集会计老师、职业规划师、职场作家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不折不扣的“斜杠中年”......
我依然记得,在决定辞职创业之初,我站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望着来来往往行色匆匆的行人,我曾怀疑自己的这个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
二、20多岁,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实在太正常了
我和很多人一样,出身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父母白手起家,父亲在外忙于打拼工作,母亲在家做些活计贴补家用顺便打理家务。
我十岁那年,因为父亲工作调动的关系,才从偏远的山区来到了城市。
是的,从小到大,我只知道努力学习,因为高考是我们这些穷人家孩子改变命运为数不多的机会,我的父母更是不允许我的成长过程出一丝差错。
我曾经喜欢唱歌,但他们说我五音不全就此作罢;
我曾经想学画画,但父亲说画画很难有出路,除非有天赋以及殷实的家境背景,好好学习才是正道;
我曾经想让父母给我报个舞蹈班,但他们说我身体协调性差,天生不是跳舞的料......
上学、放学、学习、做题,成为了我学生时代的唯一旋律。
直到我考上了市重点高中,才发现自己和班里同学的差距,是整整好几十条街。
他们当中有些人很早就有了一个清晰明了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
我的同桌M,从小就在绘画、几何等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和才能,她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
坐在我前面的大眼美女W,她特别喜欢语文,在作文方面更是受到老师的青睐,她的目标就是考到复旦大学的中文系,为中文的推广和传播尽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文字的美;
我右手边的同学X,特别喜欢英文,她的父亲是南大的一名教授,她的目标就是考到南大的英文系,今后能在China Daily这样的单位工作......
这些人无疑是幸运且幸福的,但是绝大部分人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包括当年的我。
无比焦虑之下,我曾向一位年长的职场长辈倾诉过我的迷茫,他说了一句:
“你才二十出头,凭什么非要逼迫自己立刻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回想过去的十四个年头,我不禁感慨岁月蹉跎,这一路走来,我更是在不断地调整人生方向,我所有的成长都是基于我过去经历的煎熬、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甚至这段不尽如人意的人生。
或许,正如查尔斯汉迪在《思想者》里说的那样——
“成功的人生并不是在行动之前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恰恰相反,只有行动、实践、质疑、再次行动,你才能发现自己是谁。”
三、比起沉浸过去,人更重要的是活在未来
在前不久结束的职业定位的微课里,我曾经和大家分享过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那就是:
“在进行人生决策时,别看沉没成本。”
什么是沉没成本?
就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有很多人会问我:“老师,你做了十来年的企业财务,说放弃就放弃,难道你不感到可惜吗?”
其实在当初决定转行的时候,我已经把这个问题翻来覆去想了很久,但最终我发现,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改变,就不能一味沉浸在过去无法自拔,而应该放眼未来,如此改变才能真正发生。
要知道,32岁决定转行的我不再年轻,遭遇到的阻力可能比年轻人要多的多,我需要抚平父母的恐慌与焦虑、需要承担家庭的责任、需要进行转行准备等等,但是这一切,在我当时问自己一个问题的时候,答案早已浮出水面。
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不作出这个改变,你会后悔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既然生命无法重来,那为什么不去改变?!
在现实中,有太多的人都被“沉没成本”所纠缠,迟迟不肯迈出关键性的第一步,比如:
“要是分手了,我之前的付出不就白费了吗?”
“我学了四年的专业,如果没找到对口的工作,四年不就白学了吗?”
“我都做到主管了,如果转行的话,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等等。
但是我只想告诉你四个字,那就是,功不唐捐。
我今天能洋洋洒洒写下这些文字,都和我之前所经历的痛苦密不可分,没有之前的纠结、迷茫和痛苦,就不可能有今天敏锐的感触,更不可能对每位咨询者怀揣深刻的共情与体解。
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我之前所有的经历都是可以窜起来的,十来年的财务工作经历养成了我清晰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四年的培训及辅导学员的经历让我懂得如何调动受众的情绪和积极性、如何抓住对方的核心诉求点、如何通过反馈有效地改善自己的不足,等等。
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擅长在功成名就之后谈论“后见之明”。
事实上,只有我们回头看的时候,才会发现过去点点滴滴的微妙联系,生命的轨迹才会逐渐凸显出来,这种东西绝对不是一开始你就能知道的,即便你有未卜先知的预见性,在你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之前,也无法形成你的生命轨迹。
四、每个人的成功不尽相同,但终归有迹可循
在举世闻名的心理学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有这么一句话——
“自律人生所延迟的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而是重新设置了人生欢乐与痛苦的次序。”
要说今天的我看似实现了很多人眼中的“自由梦想”,但如果缺乏高度的自律,很容易就此堕落停滞不前。
因为人身上的惰性力量实在太强大!
不论你今后有多么崇高的凌云壮志,或者你也渴望达到所谓的财务自由梦想,我想告诉你的是,如果说每个人的成功不可复制,但自律这件事情,是贯穿于你我整个人生至关重要的课题。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唯有自律,才能让你忍受长时间的重复枯燥以及高强度的辛劳。
因为职业规划师的身份,我访谈过很多成功的职场人士,毫无例外地,他们都是自律方面的表率和楷模。
有一位500强企业的人事总监告诉我,曾经的他每年都有20多天的带薪假期,但在最初的十年,他几乎都没有享受过年假待遇,不是公司不给他享受,而是他为了让其他同事能够享受带薪假期,甘愿替他们代班。
结果他发现,自己每代班一次,都会让领导和同事对他的信任更上一层楼;更关键的是,他对整个公司的业务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在面临重大任务的时候,能够考虑到各个精细的部分和环节,成长速度更是超出人们的现象。
要知道,令人艳羡的命运逆袭,往往并不是一鸣惊人短期内爆发的结果,而是持之以恒自律坚持的产物。
几天前,一位媒体朋友对我进行专访的时候问我:“如果只给你一句话,你最想对二十多岁的年轻朋友说些什么?”
我想了想,给了他这样的回答——
“不要恐慌不要害怕,比选择更重要的,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并养成自律的习惯,长此以往,你一定会到达之前不敢想象的远方。”
作者简介:赵晓璃,职场作家、职业生涯咨询师,领英(Linked-In)中国专栏作家。文章聚焦职场、心理和个人成长,有温度有态度,条理分明思路清晰,为你的成长助上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