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出自《曾文正公家训·第三篇》。
此信,按表述推测,应是纪泽在去信中,提及读《四书》无甚心得,故而曾公在回信中寒暄之后,言道:”汝读《四书》无甚心得,由不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文中,曾公以自身所悟,来说明"切己体察”。
切己体察,词义简明,即通过自己切身体会,来印证书本之内容,加深理解。曾公提及,早期读孟子《离娄》之某些语句以及“爱人不亲”一章,并不觉得有特别之处,后为官在外,渐渐悟得孟夫子所言之深意。
曾公此言,岂不是正验证了“看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之相互不可或缺。年轻人博览群书,是知识的汲取,而唯有历经岁月洗礼,才会将曾经书面积累之知识转化为人生经验,这就不禁令人想起徐文兵老师在讲解《黄帝内经》时有言:相较于”智“者,”慧“者,才拥有更通达的人生。
从字面来理解,”智"即日知,即每天积累之知识,释义为明白一切事相(注意,是相,表现,现象);而“”慧“的释义,是了解一切事理(理,原理,本质)。另查到一种”慧“字的解读:慧,即心系于事,上面的两个“丰”字分别代表国事和天下事,中间的“彐”字代表家事,换而言之,心里要装得下这些事,能把这些事都放在心里的人,就有了慧的基础。
可见,平日我们仰慕的那些”人生大智慧“者,是如何地积累深厚,又阅尽千帆。因此,曾公亦建议儿子要切己体察,否则若一味死读书,岂不会成为“读了很多书,仍过不好这一生”之辈?
在言及”涵泳“二字,曾公的行文一改昔日严谨而又循循善诱的文风,”小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将“涵”比作”春雨之润花”,比作“清渠之灌稻”,不可过大,不可过小,应”涵濡而滋液”,应“涵养而浡兴";又将"泳”,类比“如鱼游水”、“如人濯足”,“活泼泼地”,欢乐的……
这是多么生机盎然的画面,内心是何等的细腻。此时文中之曾公,一反往日鏖战沙场的"湘军”统帅形象,亦不是胸怀民生国计的政坛要员,妥妥滴文艺青年一枚啊!
忆起曾经的历史课本上,对曾国藩的最初印象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帅,课本对其的评价颇有微词;亦是洋务运动的主导者,着墨不多。反正书本上整体都言必斥责晚清之腐败,连带着对官员的评价亦无太多溢美之词。
多年之后,陆续接触一些史书资料,渐渐改观了对其的认知,“晚清第一名臣”、政治家、军事家等等。
而如今,细读一篇篇《曾文正公家训》,才令曾公的形象渐显丰满而立体。
多有趣的一位夫子,勤政顾家,是良臣亦是慈父,还是一位文采出众的“文青”,查得资料,曾公竟然是晚清古文的”湘乡派“创始人,文学著作不下百卷;在书法上亦是颇有造诣的书法家,啧啧,若在今天,那是有多圈粉啊!
细细想来,关于历史人物,以往习惯于看传记,即旁人对传记当事人的评价;或看自传,是当事人的自我回顾或总结;再来看当事人自己的著作。实则,是否倒一倒次序更好呢,先看本人的著作,再来看他的自我评述——自传,最后看旁人撰写的传记或回忆性文章,如此是否对此历史人物的认知会更客观呢?可再作思考。
曾公解说”虚心涵泳“之"泳“字时,言道:泳者,如人之濯足。
濯足者,洗脚也,引申为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曾公言及濯足,是雀跃的、欢乐的。并津津乐道地历数左思、东坡先生的诗文,后又言,”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
讲起濯足,想起有书友建言,可边泡脚边背书,当时只道她是从养生角度而言,今日见曾公之文,倒是真贴切“泳"之意。
不过细想之下,亦不无道理:一边洗去尘垢,让温热的水令自己身心放松,放下日间所有的负重;一边将自己沉浸在书本中,沉浸在作者的世界里,真是从心到身的一次"涵泳",难怪文豪们濯足亦能作出濯足诗,应是相当有趣的过程,不知纪泽是否听从了曾公的建议,”濯足“小试一把,来切己体察一番”濯足“之感,悟出”涵泳“之深意。
已入秋,要不要试试"濯足"背书呢?
杂谈之杂,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