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 天门冬通体翠绿,体态婀娜多姿,春季茁壮成长,散发出勃勃生机,夏季开花,淡绿色花朵小巧玲珑,秋季结果,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色。 它是百合科天门冬属攀援植物,茎长可达二米,叶退化成鳞片状,肉眼看不到,所见"叶"是枝变成的,花腋生。 别名:天棘、颠棘、丝冬、满冬、老虎尾巴根、天冬草等。 原产于南非,现全球栽培。多生于山野林缘阴湿地、丘陵灌木丛中或山坡草丛。 天门冬作为中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位列上品,具滋阴润燥、清热止咳的功效,可治疗阴虚劳嗽、热病伤阴、内热消渴、便秘、咽喉痛等。还有杀蛔虫、赤虫、蛲虫等寄生虫的作用。 杜甫诗中有"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天门冬为何又名天棘?棘的本义是茎上多刺酸枣树,天门冬鳞片状叶的基部有硬刺,故名之为棘。 苏轼曾在诗中写道自制天门冬酒:"天门冬熟新年喜,麴米春香并舍闻。" 此后天门冬酒成为典故,许多诗人在作品中提及,如明代庄昶《江上偶作》中有:"东坡老子门冬酒,康节先生击壤篇。" 天门冬常见于药名诗中,王安石《追寄》:"赤车使者白头翁,当归入见天门冬。" 朱翌《药名诗》:天门冬夏鸢尾翔,香芸台阁龙骨蜕。"
2024-10-2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