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赤裸的现实反射傲慢

“这是本什么烂书啊!难道男女主相爱他们就能随意践踏别人的人生了吗?正常人做得出这样的事情吗?东野圭吾脑子有病吧!”

《白夜行》的书评区,不乏这样的评论。

似乎,写出这样的主人公,就是大逆不道的;似乎,写出这样的主人公,就是在推崇他们的行为;似乎,喜欢这样的书,就是喜欢主人公的行径,同样不道德。

要我说,这无疑是犯了逻辑谬误。

再或者说,书读得太少,甚至可能只生活在现实里,只看得见自己周围,不观看阅读理解任何影视作品,不试图洞察体悟他人的心灵,如若不然,不会采用这种把自己放在道德高点的发言。

善之叶,恶之花,扎根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我们至今为止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举止,也来源于长此以往的经历,我们吮吸着清泉,享受着阳光,自然能向阳生长。

但如果我扎根在恶臭的淤泥水沟里呢?一切的一切都告诉我,我的生来源于他人的死,无非一命换一命。我想我不会在乎太阳,也不会向往光明的生活。

人并不自由,人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也可以付诸努力,但性格的形成,习惯的固定,往往发生在无意识的地方,发生在我们无能为力的那个阶段。当然,之后的选择完全由着我们自己,我们可以选择变好而不堕落,但这些想法的来源也是由一个正常的社会,一个温和的环境形成的。

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的善良是生而得来,因此有权利去鄙夷那些犯罪的人,只认为他们是错误的,不尝试理解,不理会发生这些犯罪的原因。那我觉得这只是傲慢与无视。

《白夜行》所做的,也只是一种展示,雪穗和亮司这样的人,现实中是否存在,我认为是有的,毕竟世界如此之大。他们身上生长着许多恶之花,可能每个人身上都有与之类似的没有发芽的花种,这也是他们明明是恶人,却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

东野圭吾并不赞赏他们,反而借角色之口描述他们的丑恶,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言说这朵“恶之花”。

只是存在这样的角色而已,并不意味着作品就赞成其中角色的作为,作者的态度终究要靠其描述的笔触,真正代表作者的语段来剖析。

读者赞赏这本书,同样不代表就一定是在赞赏这两个人,否则按这个说法,读者自然也赞成逮捕他们,这样岂不是自相矛盾?喜欢一本书就一定喜欢其中的角色,这本就是个离谱且没道理的推论。

《白夜行》终究只是描述,社会的皮肤被血淋淋的剥开,内脏和筋肉就是这样恶心,这只是事实而已。美丽的事物却不能被阳光照耀,淤泥终生附着,这种纯粹的堕落,终究令人扼腕。

倘若只陶醉于,并自认为自己的崇高,把生活环境的宽容视作理所当然,最终导向把一切严苛的目光去审视其他人,实在过于傲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