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有人来咨询室,他这样说我觉得我的孩子有问题,你去劝我孩子来做咨询吧,他不肯来。那么该给谁做咨询呢,当然是这位家长,他已经感受到和孩子的关系出问题了,而孩子并没有意愿来寻求帮助。那么家长为什么说是孩子出问题了呢,因为他是一种对错的角度,俯视的立场,如果他有系统影响的观点,有平等尊重的立场,他会知道是双方的互动出了问题。这种家长有一定的情绪上的自知,起码感觉到了痛苦。
或者有人来咨询时说,我怎么总是碰到人渣,我妈妈对我多坏,姐姐对我多坏,交的男朋友各种渣。当然如果我们心态平和的时候会接受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人都是有优缺点的这个观点。这位来访者的指责、抱怨表明了她对人的观察都停留在负面、缺点,停留在自己受伤的情绪里,看人时带着有色眼镜,防御心很重,有负面的期待验证。“你看吧,又迟到了,明显没有把我放在心上”,“明明是他自己的错,还怪我态度不好,怎么这么没有担当”。那么我们很容易发现在人际沟通中她常用的模式自己是不自知的。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冷”,这里面就有妈妈以自己的身体感受来决定孩子的身体感受。但是实际上有个客观的气温,还有妈妈和孩子自己的体感温度。这时妈妈的经验是不灵的,因为每个人体质存在差异,个人体感温度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因为妈妈和孩子两个人可能存在很大的身体差异,妈妈的客观不一定是孩子的客观。这时妈妈的关心带来了孩子的烦恼,妈妈在一种不自知的状态。
这样的烦恼在亲人之间还挺多的,“你要不要上厕所?”,“这么好吃的东西你都不吃?”,“你吃饱了,才吃这一点啊,再多吃点。”......而实际上吃喝拉撒冷暖这些部分绝大多数人都有起码的判断能力。家长其实不需要过多干涉。
有学生在做咨询时说到自己为什么选择读文科,因为自己的物理老师说“你不是读物理的料”。她认同了这句话。这句的话有什么样的杀伤力可能说话的本人并不自知。它改写了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同感,让一个学生从此关闭了人生发展的一部分可能性,也可能影响她发展其他方面的自信。也可能老师会觉得很无辜,她确实学物理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反应比别人慢,成绩比别人差啊,这是客观事实啊!可是亲爱的老师,你怎么知道这样状态一定不会改变呢?大家还记得爱因斯坦小时候老师是怎么贬低他的吗?这并没有影响爱因斯坦成为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因为他的父母不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的。
每次我们给别人做评价的时候要小心,我们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吗?没有,那么凭什么给一个学生盖棺定论,影响到她的选择和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最好是不要轻易评价别人。评价本身就带有俯视的角度,掌控他人人生的嫌疑。
那么我们怎么从不自知走向自知呢,
一.换位思考
与人互动时,我们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比如一个勤俭节约的丈夫指责一个喜欢购物的妻子,乱花钱,买些没有用的东西,买的衣服多到还没有穿就不喜欢了,送人了。妻子郁闷,明明有经济能力丈夫还是买些便宜货,东西坏了也不肯换新的,也不追求生活品质。很明显我们能看见两个人的消费观念很不同,这里面也没有对错。如果丈夫或者妻子任何一方,放下对错评价,换位思考,允许和接纳对方可以有自己的消费特点,理解对方形成这样的消费观的童年成长背景,不过于沉浸在自己抱怨的情绪里,那么就不会因为不理解、不自知而双方发生矛盾了。
二.相信的力量
心理学里人本主义流派罗杰斯有个假设,人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是一种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各种潜能的趋势。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有着相信,相信自己能处理好人际沟通中出现的问题,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发展的节奏和特点,一切会朝着有希望和有力量的方向发展。一个很有名的心理学研究叫罗森塔尔效应,随机选出的部分孩子告诉老师们这些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孩子,三年后,这些孩子都有很大的进步,变成了优秀的学生。抱着谦卑和诚服的心态来对待变化和可能性,让自己的自知更有弹性和好奇心。
三.第三只眼睛
跳出来观察自己。无论是与人互动、还是一个人独处时,有没有从状态中跳出来观察自己,感受自己此时此刻的身体各个部分的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慢慢地你会发现,有时候发脾气不是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且因为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那么可以从自己做起,周围的一切就慢慢会不一样了。
在心理学里,有一句话叫“谁痛苦谁改变”。其实是在说一种叫自知的状态。这个痛苦的人可能先是身体上的感觉,然后可能有情绪上的变化,甚至到意识里有了觉察,痛苦有时是一种觉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因为爱情婚姻、人际沟通、亲子关系、自我发展存在困惑进而非常痛苦,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慢慢在走向自知。从这个角度讲痛苦是有价值的,可能促使我们走向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