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出差,有机会认识了鄂尔多斯的康巴什,早先也是从报刊上看到美国周刊称中国的内蒙古康巴什是一座建筑豪华,但无人居住的“鬼城”。从机场出来到东胜,再到康巴什,沿途的风景和林立的高楼大厦瞬间充斥着你的视觉和感官,仿佛在辽阔的草原上看到的海市蜃楼,既现实又缥缈,置身其中,难以置信这是一座草原之城。造型独特的宛若古罗马角斗场露天体育中心,方程式赛车跑道,蒙古象棋广场,酒壶广场,太多的异乡风土景色展示着康巴什的恢弘和大气。“康巴什”又名“青春山”,蒙语有”卓越的老师”和“姓康的师傅”的两种含义解释,我比较喜欢前者,象征着从草原迅速崛起的现代都市,他蕴涵人文的抒情和向太阳的升起,创造了青春山下的奇迹。一块饱含磨砺和侵蚀的巨石,塑造了康巴什博物馆的沧桑,诉说着马背上的民族悠久的历史。
闲步于康巴什的街道,海洋般清澈的天空,风和日丽,暖意融融,一洗几日前他城的绵绵春雨的潮湿,天气的变化莫测,春天和夏季的恋情从这里开始悄无声息的缠绵。宽阔的街道,偶尔驶过的汽车,三三两两的行人,少了都市的喧嚣和拥挤、匆忙,多了几分宁静的雅致和悠闲,天空的蓝和道路两旁的绿相映成辉,衬托的城市愈发的干净、纯粹。在这里无论你是走在城市的中心还是偏僻的小巷,都难找到一丝的垃圾的踪迹,一切都那么和谐而华丽。
马背上的民族文化,自然少不了特有的饮食文化,当地人操一口陕北口音(我是这样觉得),搭配上内蒙古汉子的高大憨厚热情,自豪满满的邀请我门尝一尝鄂尔多斯有名的蒙餐,如蒙古奶茶带着浓浓的奶香又混合了哈达的洁白,让人无法拒绝。首先端上来的是蒙茶,刚入口,浓浓的咸味差点让我忍俊不住吐出来,强忍着咽下,忍不住问为什么这茶这么咸,原来蒙古人以前多数生活在草原,过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常常要在炎热的草原呆很久,咸茶可以补充人体失去的盐分,蒙茶是用特有的付茶加盐加密料在大铁锅中熬制而成,而且现在能喝到正宗的蒙茶的地方不多了,了解蒙茶的由来后,怀着对蒙古民族的敬意,再次尝到蒙茶后,咸中带有一点淡淡的苦,回味有似有似无的香,一种无法言语的味道,很独特,或许已经融入了我对蒙古这个伟大民族的深深敬意。接下来是奶茶,蒙古奶茶与新疆奶茶最大的区别是,在奶茶中放入馓子,馓子的油和奶皮混合在一起,泛着奶黄色的光,馓子在奶茶中浮动翻滚,充分吸收奶茶的香,夹杂馓子的麦香,入口即化,即有奶茶的鲜香又不失馓子的酥脆。
一次小住,从文化和吃住对一个民族有了深刻的理解。也对边地的人们产生了一丝敬意,他们的开拓进取在这块土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