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五点半,肚子不适将我唤醒,我翻身起床去卫生间,坐定间,耳边传来隔壁房间内微弱的“嗡嗡”声,那无疑是孩子的手环闹钟在尽职地呼唤早晨。回想起昨晚,他默不作声,不到十一点便自行入眠,连一句“晚安”都未来得及说给我听。我暗想,他定是为了早早起身完成课业。但闹铃响了许久,他那边却毫无动静,是手环没戴吧?可能吧。我该不该叫醒他?心里犯起了嘀咕,随即又想,昨晚他坚持说自己会起床,孩子长大了,总想自己做主,不愿我们过多干预。如是想着,我返回床上,尝试继续安眠。
然而睡了好一会儿睡意全无,迷糊了二十分钟,估摸着时间已近六点,遂决定出门慢跑。“要不要喊他起床?”问题再次浮现。“还是叫一声吧,免得他功课未完成,在学校受批评。”我轻启房门,未及开口,已听见他含糊应了一声。“小朋友,你是不是打算早起做作业?”我问。他简短地“嗯”了一声,随即坐起,揉搓着惺忪的睡眼。“你计划几点起床?”我追问。“五点半。”他答。“现在都六点了,闹钟没把你叫醒?”他再次以“嗯”回应,开始下床。见他已起身,我便放心出门跑步。
约莫半小时后归家,餐桌上已摆好了玲玲精心制作的蛋包饭,香气扑鼻。蛋包饭是玲玲近期的新尝试,为此特意添置了一套厨房用具:长方形煎锅、铲子等。这蛋包饭内容丰富,鸡蛋、胡萝卜、紫菜、肉片,再配上番茄酱,每一口都是享受。若非我需控制体重,真想也来一份。孩子拿起番茄酱挤在蛋包饭上,正欲享用,却抱怨道:“怎么这么烫?”“那你先收拾书包,收拾完了就不烫了。”玲玲建议道。我则泡了两包山药粉,以缓解睡眠不佳的状况,或许是我脾胃出了些问题,而山药正是健脾养胃的好物。每日两包,成了我的习惯。“叫他来吃吧,别凉了。”玲玲提醒我。“小朋友,爸爸帮你吹了好几下,应该不烫了。”我朝着他的房间喊道。
待我洗漱完毕,蛋包饭已被小朋友一扫而光。我进屋帮他提书包,沉甸甸的重量让我咋舌,却见桌上放着玲玲为他泡好的山药。“快把山药喝了。”我催促道。“我觉得以后不能吃太烫的东西了。”他忽然说,“我发现吃烫东西时会吹气,吹气就会吸气,气会吸到肚子里,吸多了肚子就会很难受。”他一口气阐述了自己的逻辑。我一时语塞,这番推理倒是有些让人不太明白。随后,我们一同下楼,刚出单元门,他轻叹一口气。“怎么了?”我关切询问。“肚子难受。”他答道。我心里一紧,还没来得及问,小朋友一声再见,背着书包飞快地跑远了。
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想:孩子的身体状况,永远是父母心中最柔软的牵挂。孩子的世界,有时简单直白,有时又复杂难解,他们的逻辑,如同一道未解之谜,让大人们在困惑中寻找答案,也在探索中感受成长的每一步奇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