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班的第一届美食节,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食物带来班上,与同学们分享。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作品”。既然是分享,我也不能落后,于是我从家里带来了苹果、梨、香蕉和酸奶,趁孩子们闭着眼睛做眼保健操时,我就坐在教室的后面削梨、削苹果,做水果沙拉。学校值周生来我们班检查卫生,眼神中写满惊讶!是呀,一位老师拿着水果刀坐在教室里安闲地削着水果,班上的学生在乖乖地做眼操。习惯了老师们像监工一般严肃地矗立在教室里,眼前这画面的确让值周的学生甚至老师都惊愕。
眼保健操结束,我的水果沙拉也刚刚做好,我们宣布,美食节开始!孩子们一个个激动得又蹦又跳,争先恐后地拿出自己亲手制作的食物。
我们把课桌拼一块,餐盒摆在一起。哇,好多寿司!同学们挨个起来介绍自己的“作品”。从名字,食材到制作步骤,孩子们介绍得很详细。从介绍就可以看出,孩子们为了这次活动,真是想当投入和用心!
介绍完毕,开吃!(不用我说,在上课之前,孩子们就已经自觉地跑去把手洗得干干净净了!)
孩子们把自己制作的食物拿去给办公室的老师分享,给隔壁班的弟弟妹妹分享。
放学铃声响的时候,孩子们已经风卷残云地把剩下的食物吃得一干二净。挺着鼓鼓的肚子,他们心满意足地放学回家!估计今天的午饭是省了。
这凶猛的吃相,真是一群小老虎啊!
吃完了,我们的美食节是否就结束了?当然不是,食物吃进肚子,我们的活动目的可不能只停留在肚子层面,得提升到脑袋层面。
下午夕会课,我给孩子们说,我们来谈谈上午的美食节吧。此语一出,孩子们立马激动了,争相发言。“真好吃!”“好玩!”“还想吃!”吧啦吧啦,吧啦吧啦,说得手舞足蹈,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每个同学的食物我们都品尝了,我们是不是该感谢一下制作出美味食物的小厨师?想想看,你要感谢谁?为什么?”
“我要感谢阳阳,谢谢他制作的芋圆,很好吃,像在吃棉花糖。”
“谢谢优优,他的小饼干好香。”
“谢谢高钰天,他的三明治真好吃,有菜还有芝士。”
“我要谢谢武子琦,他的寿司蘸酱油,我一口一个。”
“谢谢文子涵,他的藕丸子,像饭店里卖的一样好吃。”
“谢谢潘庭和李柏成,他们的寿司里面有菜有火腿,我尤其喜欢外面一层的海苔。”
“谢谢肖严,你薯片我吃了好多!”
……………
一个个把手举得老高,争着想发言,发完言刚坐下又举手,“我想说”,“我还想说”。
我对他们点点头,想让他们知道老师明白他们的感受。我伸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然后我困惑地说:“老师看得出来,你们今天特别开心,但是好奇怪哦,别人做给我们吃,我们开心,这个我能理解,但为啥你们这么辛苦做出来东西,争着想让别人来吃,吃得越多,你越开心,这是怎么回事啊?”
“对啊,我们做了为什么非要让别人吃了才开心呢?”一个孩子皱着眉一脸不解。
“这是为什么?”另一个孩子也眉头紧锁。
我进一步启发他们:“同学抢着吃你做的东西,什么感觉?”
“好开心!”
“好有成就感!”
“觉得自己手艺好!”
“那如果你做的东西没有人来吃呢?”我问。
“失落。”
“难过。”
“下次我就不做了。”
“那为什么你做的东西,别人吃得越多你越开心吗?”
“我知道,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我的东西被大家抢,说明我做得好,我觉得自己原来这么能干!”
“我也觉得自己很棒!”
“嗯,这种感觉真的好棒!如果不去买菜,不去做这些食物,你们肯定不敢相信自己的手居然能做出这些美食来。看来去尝试,用心去做,你会惊讶地发现其实在很多方面,原来自己可以这么能干!能做很多以前你想象不到的事情。”
“康老师,我学会了分享。”
“我下次还要做更多美食带给大家吃。”
“这是你们从这次活动中获得的收获,还有吗?”
“我的收获是,我会买菜了。”
一个孩子内在价值感的建立,就在于他能为他人,为群体,为社会做些什么?一个有良好社会价值感的孩子,他会清楚地知道自己被他人需要,也就说他会觉得自己很有用!相反,一个孩子总是坐享其成,总是处于被照顾的位置,这不是福分,这会造成孩子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别说服务于他人,他甚至不能做自己的主人,价值感的缺失会导致孩子出现很多问题行为。
价值感的建立并不是一个多么遥远高大的口号,它其实就落根在细节里,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代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人或老师、同学的事情帮着做。
这次活动,孩子们的喜悦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味蕾的满足,吃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更何况是和一群朋友一起吃;二是来自内心的满足,也就是成就感,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认可,获得价值感!这两份喜悦,后者的影响会更深远,让孩子深切地感觉到自己很能干,他们就会越来越能干!当他建立起“我能行”的观念,自信心就建立了,他真的会越来越行!
接下来,我还想让孩子们从这次活动中收获一样东西,那就是————感恩。
“之前,你们感谢了班上的同学,谢谢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带来了这么美味的食物?想想看,我们还有没有要感谢的人?”
孩子们不说话了,转动着眼珠认真地想。
“谢谢我自己!”一个孩子说。
“哇,这个答案很意外,我都没想到呢!真的应该感谢一下自己。”
“谢谢爸爸妈妈,他们教我们怎么做。”
“谢谢爷爷,他陪我。”
“谢谢奶奶。”
………
“是啊,谢谢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陪着我们,教会我们怎么制作食物。说得好!”
“谢谢康老师。”一个孩子突然站起来说。他的眼睛亮亮地看着我,兜了一圈,似乎此时突然发现了他眼前的我。
“为什么感谢我?”说实话,我有点受宠若惊。
“谢谢你一直陪着我们。”
“谢谢你给我们做水果沙拉。”
“我们吃完后,我看见你在帮我们整理桌子。”
“谢谢你…………”
我只是想教会他们“感谢” ,想让他们知道,他门每一点成长背后都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帮助,有人在为他们铺路,要学会看见和感恩。至于感谢我,这不是我预料中的,但那一刻,孩子们一个个突然站起来,闪闪的眼睛看着我,对我说“谢谢”,他们突然之间发现了我,那份突然的看见,让我感动,心化了。
越带他们,就觉得自己越爱他们,常常会有一种幸福的东西在我们之间流动。陪伴他们的成长,我也在收获自己的价值感和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