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 归去来

                                               文|李晓菲


                                                                                1


昨天,在大学的剧院里,听到了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From The New World)的全曲。这部作品是交响曲经典中的经典,也是我最爱的交响曲之一,可听性极强。每次听都有不同的感觉。

在音乐厅听德九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老朋友写的文字,透露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的难过的心情。

这时,第四乐章像河流奔腾般热烈的旋律喷涌而出,混合着朋友冰冷悲伤的文字,反倒让我有种时空交错的错觉。号角般的音乐主题激昂的在身边努力的歌唱着,一定要振作起来啊。越是明亮阳光的背后,越是感受过寒冷的温度。


                                                                               2


1892年,盛名欧洲的作曲家德沃夏克受邀来到美国任教。在美国期间,德沃夏克创作出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这部作品不但代表着美国的声音,也寄托了德沃夏克的思乡之情。

德沃夏克在纽约只待了3年,他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病。1895年他返回故乡。1904年在布拉格去世,叶落归根。

游子们也许更多的对这样的思乡之情感同身受吧。许是凑巧,当晚整部音乐会的演出者都是留学归来或工作在海外知名乐团的华人音乐家;而观众们也大多是华侨。


                                                                               3


全曲共分为4个乐章:

第一乐章: Allegro

e小调,开始由低沉的大提琴揭序,法国号出现第一个主题与暗示黑人灵歌的第二主题形成对比,各自展开又紧密配合。

这段主题用了德沃夏克儿时家乡的民歌作为素材展开。

不论长到多大,是否娶妻生子,还依然记得家乡的曲调,情怀不过如此吧?


第二乐章:广板(Largo)

降D大调,这一乐章的音乐主题旋律,又名“念故乡”。

这是一个异常美丽的第二乐章,其平缓安然的旋律,正反应了德沃夏克的心境--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绵绵的思念与浅浅的愁绪。

第一次听到这段慢板是十五六年前小学音乐课上。某天一个人外出时,站在异乡的桥头,望着桥下的流水,突然记起了这段旋律,不禁潸然泪下。从此我才开始领略音乐触及灵魂的巨大力量。


第三乐章:非常活泼(Scherzo: Molto Vivace — Poco sostenuto)

e小调,首先强烈四小节的序奏诙谐曲,生动活泼的波西米亚节奏相呼应。


第四乐:快板(Allegro con fuoco)

e小调,强而有力的铜管乐器奏出激昂的旋律。

好似憧憬;

好似希望;

好似凯旋归来;

好似功成名就;

好似老友相见,相谈甚欢;

好似美好新大陆。





                                                                   那么,我回来了。

                                                                  欢迎后台给我留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