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实录 | 汪伪政权的省府九江,1943年6月

文/冯晓晖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九江文史”特设子系列专题——“九江抗战实录”。本系列文章,既汇集了笔者及同仁既往的研究成果,亦融入了最新史料的整理与考证,力求以更全面、更鲜活的视角呈现那段烽火岁月中的九江记忆。

《申报》1943年6月20日

1943年5月6日,伪中央政治委员会会议决议设置江西省政府;6月17日省政府成立,辖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南昌、永修、新建、安义等八县及南昌市、庐山特别区,以及安徽省的彭泽、湖口等县地区,省治九江。省政府所在地为现九江五中(外国语学校)。

资料来源:九江市志

近代九江曾短暂作为江西省省会,但时间不长,仅有两年,而且颇为尴尬。在九江设立省府时,江西已有一个省府驻在吉安市泰和县(1945年迁往宁都),那是国民政府的正统机构;而九江这个省府则属汪精卫政权,亦可称作“伪省会”。

关于汪伪时期的历史,公开的记载并不多,本文借此谈一谈那段岁月。抗日战争期间,九江是江西大城市中被日军占领时间最长的,从1938年至1945年,整整七年。

1938年7月26日,日军进入九江城区,随即成立治安维持会,招募汉奸。1939年8月1日,伪九江县政府正式成立。由于日军在江西占领地区有限,当时并未设立伪江西省政府,赣北部分县份由伪湖北省政府代管,而彭泽、湖口则划归伪安徽省政府(省会安庆)管辖。

皇协军(汉奸)在九江街头巡逻 图源:网友大宝

1940年以后,中日战局逐渐趋于稳定,但日军在江西能够相对稳固控制的,也就只有九江沿江的几个县的部分地区,以及永修、新建、安义等地和南昌市。在其中的部分县区里,游击队的活动依然十分频繁。

1940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便开始着手安排各省的行政官员。汪伪政权实际能够直接管辖的区域中,只有江苏、安徽两省尚算完整,其他省份大多仅掌握几个县。1940年5月,在汉口设立了“湘鄂赣三省财政整理委员会”;1942年6月,又在杭州设立了“闽赣皖浙四省边区行营”。

1943年5月6日,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第123次会议通过,决定成立伪江西省政府,并任命邓祖禹为省长。但由于经费等方面的困难,直至6月中旬,才在九江正式成立了这一省府。

《申报》1943年5月7日

1943年6月14日,邓祖禹等人抵达九江,受到了江西省各界的“热烈欢迎”。6月17日,汪伪江西省政府正式成立,省府设在今九江市外国语学校庾亮校区。当天上午的“隆重”庆典上,来宾除了各县县长,还有日本海陆军的军官。开会后,由省长率领各厅长宣誓,汪伪国府代表致辞,随后省长再对民众训话。

邓省长宣称,本省人民应努力实现“全面和平”,协力“大东亚战争”,实行“新国民运动”;并训勉民众,要以“兴复中华,保卫东亚”云云。

就这样,汪伪江西省政府算是成立了。其实际辖区只有九江、南昌两市,加上由湖北代管的瑞昌等县,以及原先划归安徽的湖口、彭泽两县重新并回江西,总面积还比不上现在的九江市的辖区。

日军在江西占领期间,驻有两个团,分别分驻九江、南昌。两边各自为政,当地所有民政事务完全由日军把持,九江的伪政府对南昌也插不上手。这种所谓的“省府”,说白了只是个好听点的傀儡机构。傀儡也有人愿意去做。到了1943年,智商稍微正常点的人都明白日本鬼子长不了,可这帮人为什么还要当汉奸?他们的目标其实再明确不过了。

邓祖禹在省府成立训词中特别强调,他听说“本省烟赌之风炽烈,殊属可惊,嗣后必须严厉禁止,设法根绝,至于娼妓为害亦烈,吾人亦应严予防止”。然而,出身警察总局的这位省长,自己却是老婆情人一大堆,靠贩卖鸦片、包赌包娼大发其财。

在伪九江县就职的部分汉奸 图源:《九江县政府筹备处周年纪念特刊》1940年

1943年6月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汪伪江西省政府只存在了两年零两个月,政权短命,省主席更换也相当频繁。1943年12月由高冠吾接任,1945年3月换成黄自强,到了1945年8月光复前,居然又换上了第四任主席罗君强。

其实,早在1941年年底,汪伪方面就有意建立江西省政府,还派了汉奸萧淑宇前往南昌。结果人还没走到,就被国民政府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派人枪杀。主席杀主席,有趣。

或许正因为这个插曲,江西省府才一再推迟,直到一年半之后才正式成立。即便如此,也不敢设在靠前线的南昌,只能窝在九江城里。结果就是大家合伙捞钱混日子,把九江老百姓折腾得更苦更穷。

邓祖禹像(可靠性不确定) 图源:网易

下面讲讲汪伪江西省政府首任省长邓祖禹的故事。

邓祖禹,江西吉安人,1924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法科。抗日战争时期,他附汪投敌。1940年3月,汪伪警政部成立,邓祖禹先后任常务次长、政务次长,兼中央警官学校校长、伪首都警察总监(警察厅厅长)、伪首都警备司令部副司令。

1943年5月6日,他又出任伪江西省省长兼江西省保安司令部司令。同年12月,改任商业统制总会武汉分会副委员长,并兼汪伪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他被国民政府逮捕。

邓祖禹此人并不简单。以上是常见的公开资料,而笔者则从民国报刊和其他资料中,搜寻到他在抗日前的经历及抗战后的踪迹。

邓祖禹是老国民党党员。有资料称他曾参加李烈钧领导的湖口起义,因此推测他可能是在起义失败后才去日本留学(虽然年代上有所出入)。可以确定的是,1925年9月,他的名字已出现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部队名录中,时任第三纵队警卫军副官。

1927年,他担任东路总政治部秘书长、南京总指挥部秘书主任,后任镇江、无锡公安局局长等职。1931年,他任铁道部警务总段长,因对工作不满而请辞。此后数年无甚记载,直到日本人南下,他迅速投敌,专门在警察系统里爬升,成了日伪政权的大警察头子。

按理说,这种人抗战胜利后理应枪毙。但奇怪的是,他只被判了十五年。据报载,当邓祖禹听到判决时,当庭面露喜色。

几乎所有介绍邓祖禹的文章,都只提到他被判刑。但笔者查到的最后一条消息是:《申报》1947年8月2日刊登:“1947年8月1日苏州电,伪江西省长邓祖禹,迄今在逃,苏高检处顷特令无锡地检处调查罪行,俾报请通缉。”

《申报》1947年8月2日

一个大汉奸、警察头子,据说靠贩毒、包赌、包娼积累亿万资产,判十五年已是轻判,结果竟只关了半年多就逃了?真是不可思议。怪不得他当庭会面露喜色。

至于邓祖禹最后的下落,不得而知。看到这则新闻,笔者只觉得:国民党不亡,天理难容。

【后记】

2022年1月1日起,笔者开始撰写了《九江历史的今天》系列,以每日一更的形式,累计完成365篇约80万字。九江抗战作为九江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亦在此系列中多有记载。其后,笔者也曾撰写多篇抗战主题文章。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特将这些文章整理发布。诚邀您的参与,共同记录中国军人与九江人民那段不屈不挠的抗争历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