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向渔樵姐请教思维模型的问题。她很耐心细致地跟我一点点讲解。我也从刚开始的云里来雾里去,很好奇,很有兴趣,想了解到后来慢慢知道梗概,了解基本内容再到有所领悟和启示。实在是经历了一次开心的精神之旅。
思维模型总的来说就是人思考的模式。
人的思考千万种。如果把我们的认知比喻成一棵大树。有时我们的思考只是停留在树叶层面,也就是表面的现象。
再往下分析,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树叶下面有树枝,树干支撑。
深挖下去,一个人说的话,做的事究其根本是受他的思想境界和认识程度所影响的。也就是树干下面还有树根。这个根是最深层,最根本的东西。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拿着笔在书上甚至墙上涂鸦。这是现象,也就是树叶层面。
透过现象,他涂鸦是在表达一种需求:希望自己也能写画,能做事的需求。这是树干层面的东西。
再往下思考,孩子希望自己能做事又是在表达什么呢?他在追求价值感!他需要确定自己是有价值的。这就是本质了,也就是树根层面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深究,我们是不知道和理解的。
那知道这些,思考这些有什么帮助和意义呢?
意义和帮助可大了!
首先,通过现象看本质。如果一件事情你一眼就能看到它的本质,你所采取的方法就是治根的方法。相反,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那解决之道也是治标不治本。
还是刚才的例子,如果你只看表面,就看到这个孩子这么调皮,乱写乱画。你采取的方法可能就是批评他,骂他。结果孩子还是屡教不改,还是乱写乱画。你一次次批评,他一次次伤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如果你能看到本质,看到这是孩子希望自己能做事,在找自己的价值感。你采取的方法就是用反应情感,同理心和他沟通:“宝贝,妈妈看到你在书上写和画了东西,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也能写和画东西,很棒了?妈妈也希望你越来越能干。但是书是用来看和读的,墙壁也是要保持干净,家里看起来才舒服漂亮的。我们要写字画画,要用专门的本子或者画板。清楚了吗?”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价值感得到了认可。同时也教会了他正确的做事方式。这样的解决办法才是有效的。
其次,掌握了思维模型的方法,看透了事物的本质。就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去伪存真,九九归一。现代信息大爆炸,很多人都对排山倒海的各种信息和知识不知所取,倍感焦虑。掌握了思维模型,你就能分门别类快速取舍,纳入到自己的系统模型中。
怎样做呢?
首当其冲就是要看书学习。股神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自嘲自己是长着两只脚的书柜,他通过学习掌握了一百多种不同的思维模型。而对于我们普通人,至少也应该学习掌握最常见的几种,十几种思维模型。
李善友教授创办的混沌大学,里面有很多牛人讲思维模式。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好好思考》也是讲思维模式。
如何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要多问为什么,多思考。凡事多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就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能看得更深远。
同时还要多反思。“无反思 不学习”。每天花一点时间想想做过的事情,发生的事情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得到什么经验教训。如此反复,就能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变得更加强大。
再此以输出倒逼输入。希望自己加强学习。不断进步。说得不对的,请大家多多指教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