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植物
朋友仅展示三天的朋友圈。
微信改版以后,很多朋友的朋友圈就只剩下这几个字了,再往下,就是一片空白。甚至,连空白也不许你看,只剩下底线。
我知道这底线的意义是什么,你也知道。
所以,在你选择设置这项功能的时候,你也设置了一道障碍。我的过往,与你无关,我的现在,只有此时此刻。
也许我过度的理解了这个功能的含义,但毕竟是从QQ用户转过来的,那里有很多我熟悉的朋友,也有很多熟悉的访问需验证的朋友,他们之间的区别(应该是有区别的吧)在于我想不想去了解他,需不需要去了解,有没有资格去了解。
当然,通常情况,这样的空间我不会去访问第二次。
你给自己制造了障碍,也给别人制造了障碍,如果不希望别人访问,为什么又要发朋友圈,不如直接关闭好了,如果希望别人看到,又为何设置这样一个限制。
这个限制,因为有了微信这个载体,所以很明显的就凸显出来,然而对于生活中的每个人来说,在没有载体的情况下,又有多少限制,限制到了何种程度,却是无从了解了。
又或者,你只希望某些人看得到,另外一些人看不到,那么恭喜你,这仇恨拉的妥妥的,我清楚的知道我成为了另外一些人。
事实上,这个圈子也并不是那么可靠。有人来了,又走了,有人走了,又来了,不管什么原因,好朋友还是好朋友。
况且关心一个人有很多种方式,朋友圈只不过其中一种,而且是未必可靠的那种。有人给你点赞,或许只是他想点赞,或许只是顺手点赞,或许只是觉得搞笑而点了赞,这没什么。
就像有些人突然闯进了你的生活,然后又消失了,有些人突然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后来又突然出现,给你的也许是惊喜,也许是惊吓,如蜻蜓点水般留下一个痕迹之后,悄然无影。
三天也好,十天也罢,都不过是你生活中的一道门槛,进门的人不必沾沾自喜,站在门外的人也不必失魂落魄,因为两者随时都有可能对调,唯一不变的是那道门,依然立在那里,巍然不动。
朋友圈,我后来翻了大半,发现竟然还有很多人没有设置这种功能,心中大为惊奇,但仔细翻阅后,转而失落。因为,其中大半是微商。
不过,如此也好,省了我不少读书的时间。
注: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