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心灵家园的伙伴们齐聚一刻,享受此刻的宁静与安祥。读一本书,领悟一段话,体验生命的意义,重新踏上生活的征程,去寻找原本属于我的天命。
今晚是《爱的语言》最后一章两小节,回归文化的根,学习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光荣使命。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梦想指日可待。最后的两小节是:权衡取舍和实现更深的和谐。
首先是阿苗老师的激昂主持开场,她娓娓而谈,始终如一,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正是因为她的坚守,让我们这个群,热气腾腾,书香四溢。习主席在“世界读书日倡议书”中讲道“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读书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更是一种使命,让我们因为读书更加自觉、自信,因为读书更加和谐美丽,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习惯和风尚。
很感谢遇见这样的“园丁”老师,默默无闻,只求奉献,不求索取。无关名利,只传递爱,帮助更多的人,让我们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和目标,她的分享细致入微,面面俱到。从自己的故事,谈到工作和家庭如何取舍,如何权衡?从她的故事中,我们更好的看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各种选择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究竟什么徝得我们去努力,去奋斗?一个人只有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才能做好做完美。我们追求的是快乐和意义的共同体,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自我和谐,只有自我和谐了,才能与家人、社会以及世界和谐。
本章节阮老师从“面对不同的需要,如何做到权衡取舍。”他结合实际事例,具体生动地阐述了每个人的愿望和需求是不同的,如果能够兼顾,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大多数人,不能做到面面兼顾,那就要善加选择,合理取舍。
老师又进步讲解了“实现更深的和谐”这一小节,紧扣主题,回归文化的根,只有根扎稳当,树才会枝繁叶茂,茁壮成长。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带给我们幸福和力量。早在《大学》里就提出修身的秘密:“大家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断恶修善,才能帮助别人,自度度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修身养性,自身德性不断提升,孝道不断长养。当一个人德行变得淳厚时,内在生命就会产生变化。生命才有热情,才愿意帮助别人。正因为心中有父母、亲人、他人,孝道、悌道才会自然生发。
可想而知,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修身养性,培育德仁义礼,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和谐,世界就充满着温情和爱。所以,学习传统文化,就是到领我们成就自己和他人,明辨善恶是非,服务于社会。我们越是亲近传统文化,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感恩老师的引导和启发,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感召力。今晚《爱的语言》圆满解读完毕,感谢群里的伙伴们,一直以来的陪伴与支持,一路相伴,一生为友。与书结缘,启智改善。让我们期待开启下一本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