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海边的曼彻斯特》有感:我们何尝不是一直用过去在惩罚自己?

《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电影很久之前看的,是听一个朋友介绍而看的,一个平常很理性很少在外人面前表达真实情感的朋友,竟然跟我说这部电影把他彻底看哭了,哭的稀里哗啦难以抑止。于是我很好奇的想去了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会如此触动他的内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实说,第一遍看完之后,我并没有像我朋友那样,这么深刻的感受跟触动,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的泪点,没有很大的悲伤,空留一声叹息跟无奈,更多的是令人抑郁的绝望跟孤独。

影片故事大概讲一个因一次酒后失误导致家里着火,让孩子活生生烧死,妻子受伤,而他确在送朋友离家后亲眼目睹这场火灾的发生。随后妻子因无法接受面对跟他离婚。而他也因无法面对这个过错而一直生活在压抑、麻木、冷漠、抽离的情感当中,如同行尸走肉般的过活。后来哥哥因突发的心脏病离世,侄子因没有找到适合的扶养人而被迫跟随他生活了一段时间。习惯了孤独的存在,由于两人的互动而产生一些生活的趣事跟火花,最后,侄子在处理与父母的关系,以及对父亲死亡的伤痛后逐渐走出阴影。而当他再次面对前妻时,尽管妻子已经原谅他并放下孩子已故的伤痛,但他依然无法释怀,最后结局并没有如雨后阳光般的透彻明亮,而是这份伤痛跟随大海一起,永久的深埋在他的心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前听过一句话,所有的伤口,时间都会治愈,是最好的良药。但在他身上,这个像是一个无法消除的疤痕,永远清晰的刻在心坎,时间终究没有治愈他的创伤,而是让他学会带着这份伤痛,一起生活,找到继续活着的意义跟理由。

这是个让人很无奈抑郁的结局,大致在我们每人心中都无比渴望男主角最终能走出黑白,走出过去的伤痛,但他却活生生的告诉我们,伤痛依然存在,可他还是勇敢的活下去,没有治愈的痛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永久陪伴他。

第一次看时,很难去体会男主的情绪,甚至觉得有点愤怒,为什么要这般折磨自己?为什么不能好好去面对它,接纳它,放下它,超越它?谁不曾犯错,但我们为什么要一直用过往的错来惩罚自己呢?为什么就是走不出来?为什么……为什么……十万个不理解,十万个为什么……心情久久不能释怀平静。

后来,慢慢过了一段时间,再回头去思索时,似乎有了自己的答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其实都一样,习惯用过去的经验来惩罚现在的自己,无论这过去的经验是别人造成的还是自己造成的,或者说,这份过去的经验更像是一个阴影或创伤,让人始终难以释怀,活在过去阴影的情结当中。

心理学总是喜欢旧事重提,喜欢挖掘过往经历,喜欢讨论原生家庭,因为这些经验一点一滴的塑造成今天的我们。

这让我想到一个曾经听过的故事:不配得到美好的他。

他是一个年少时曾经生活在闹饥荒的年代里,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姐妹,排行中间,常常是被忽略的一个。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困,当时的大环境也不好,经常掀不开锅,有一顿没一顿的。而他从小就很懂事,知道上有哥哥下有弟妹,有吃的时候总是惦记着别人在先。但似乎这份善心从没被看见,相反大家只会越来越压榨他,把他仅剩的食物常常抢走分享一通,最后他都要挨饿。因为营养不良,身体瘦小,是几个兄弟姐妹中素质较差的一个,父母当时全然忙着干活养活这窝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去关注到他们,只是一心希望大家都有点吃的就好了。久而久之,大家都常常跟他说,你不要吃了,给我们吃吧,反正你都喜欢分给我们,你又不干活,不配吃这么多。他想想也觉得有道理,渐渐的每次分吃的都会把好吃你给别人,大家不爱吃的自己才吃。长大后的他,成家却意外娶到一个漂亮的老婆。当时妻子看中的是他的老实沉稳,父母之命就许配给他了。几个兄弟都觉得他妻子是来敲诈他,多次跟他洗脑让他不要娶她。可是他根本不相信,而且固执的与所有兄弟为敌娶了她。

而后,当他们两夫妻共同努力让生活渐渐好转,彼此也经历过同甘共苦的辛酸,他把最好的都留给她,每次吃饭,她比较挑食总喜欢选比较爱吃的,他懂她,总是顺从,甘愿吃剩饭剩菜,甚至她不爱吃的所有剩下的。她以为这是他爱她的表现,所以并无察觉到什么,反而很享受这个过程。后来,好日子悄悄的来临,但他却日发觉得不开心。他总是舍不得花钱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总是省吃俭用的,总买质量差的食物;而她早已习惯他的宠溺,总想买最好的或者更好的食物。渐渐彼此越来越难以协调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常常吵架,她始终无法理解家里已经不再像从前拮据,而他却不愿意多花钱,以为他抠,对她没以前好了;他始终不懂为什么以前勤俭的她变得如此奢侈,好像日益膨胀的虚荣心已无处安放,以为她变得贪心了。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下,终于彼此爆发了,吵架不断升级,最后他放弃她了,在分手的那天,他说,‘无论我付出多少,我还是不配得到你的爱’;而她说,‘我只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吃到甜点,都能享受美好,为什么能熬过苦难却无法共享美味?’。

他为何不能享受当下的美好?因为从前小时候的经历,让他早就认定自己是不值得分有有好的食物,也不配得到所谓美好的一切。导致他没有办法看清楚她的爱,总担心自己配不上她,不配得到她的爱。这些年来,他一直用过往的经历在惩罚自己,那个小小的他,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迁移而一同长大,他始终沉溺在年少时的匮乏当中,以致无法安心享受当下的美好。如果他一直看不到这个经验是如何影响他,他将难以得到心中想要的满足跟爱。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有像他这样或多或少的限制性信念,由于过往的经验不良的结果造成今天的限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像片中的男主,因为一件错事,内心难以承载的罪疚,唯有用一种麻木逃避抽离的行尸走肉的生存状态来惩罚自己。其实如果他看见真实,愿意放下过去的限制,他的人生将更加精彩。就像我们若能读懂自己过往的局限,就不会再放大它们,让这种局限继续限制自己,而是超越他们,看到现在成长的力量,去勇敢面对,改变局限。

过去不应是一个囚禁的牢笼,了解过去,了解自己的经验如何塑造自己,并不是去让你找到逃避的借口,而是让你看见真实的自己,一步一步将自己释放出来,走出未来的璀璨。

当然,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有些人说我不知道,所以一直无意识的重蹈覆辙困住自己,有些人说我很清楚,但我就是不愿走出或始终无力走出困境。是的,这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以前我一直认为如果发现有污点,应该尽力去洗白,让自己始终保持干净;有创伤应该努力去克服,努力去疗愈,慢慢把自己内心的窟窿填补完整。甚至这种强迫的趋向会扩大至影响周边的人。

改变是有力量的,是可以带来希望,但选择接纳也是一种勇气一种承担。发生了的就已经发生了,就像涂改液就算把错误涂掉,还是会留下痕迹。很多人没有办法去接纳曾经的自己,接纳这也是自己的一部分,无论对错无论黑白。甚至没办法看见自己的这部分阴影。

有一种成长是我看见了自己过往的阴影与创伤,我也了解为什么会造成今天这种结果的原因,但我真的没有办法去面对,或者假装没有发生。我能做的,也许是理解跟接纳,我理解我为什么这样,我接纳过去的自己跟现在的自己,或许目前我没有更多的力量去改变或扭转什么,但至少我能跟自己呆在一起,我更懂我自己而不强求自己去改变什么。谁说伤痛一定要超越?陪伴也是最长情的告白,我带着它也能好好度过余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以最后结局时同样看起来,男主角的行为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依旧孤僻,依旧不苟言笑,但他心态明显不同了,他看见这份曾经的伤痛,承认自己还放不下,承认自己还依旧有愧于心,于是他有了更多的空间,开始愿意去让更多的人走进他的心。这也是让我非常感动的地方。所谓疗愈,不一定要完全改变,有时看见与接受也是一种能力,也值得我们去勇敢面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宠物们的待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吃的方面更是无所顾忌,导致一部分宠物营养过剩造成肥胖,...
    娜家人阅读 301评论 0 0
  • 每当看到别人如诗如画的文字,逻辑严谨的推理,日复一日的更新,我们常常羡慕不已,羡慕她们的执行,更羡慕她们文思泉涌,...
    柳桃小姐阅读 383评论 0 2
  • 冬天的早晨, 有风,但并不很冷. 阳光洒进屋里, 一丝明亮的温暖. 楼下的榕树上, 鸟儿欢快的叫着. 学校的操场上...
    王子一诺阅读 1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