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我们来到坐电瓶车的地方。毛先生看到电瓶车已经停在路边了,司机旁边的位置还空着,他高兴极了,飞奔着跑过去。当他快要到达的时候,从前面过来一个人,一屁股坐到了那个位置上去了。
毛先生很生气,骂骂咧咧地说:“都怪你,都怪你!我永远也坐不上那个位置了!”我听着觉得很好笑,问他:“这次坐不上,下次可以再去坐啊!怎么就成永远也坐不上了呢?”毛先生还在生气,嘴巴撅得高高的:“下次也坐不上了,下下次也坐不上了,就是永远也坐不上了!”我笑话他:“你昨天不就坐了吗?什么叫永远也坐不上了呢!你想事情怎么这么悲观啊!”
我忽然意识到,毛先生经常说这些听上去很悲观的话,当毛先生每次表现出悲观的想法时,我都会感到不舒服,然后觉得必须赶紧给他纠正这种悲观的想法,很害怕如果他想法总是这么悲观,将来人生的路会碰到无数的坎。这些害怕的感受不是来自毛先生的悲观情绪,而是来自我对“悲观”的恐惧。
孩子天生是自由自在的,他们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他感到开心了就笑,感到不高兴了就哭、就闹。毛先生表达那些我感觉很悲观的话,纯粹只是在表达他当时不开心的感受而已,我却从中看到了“悲观”,是在投射我内心的恐惧。
毛先生长大一些后,经常有自己的主意,有时会发脾气和我吵架,如果我俩吵架的时候,毛爸正好看见了,他会非常生气地大声喝止毛先生。毛先生很害怕,不敢再跟我吵架。我跟毛爸说,我和毛先生吵架,这是我俩的事情,问他能不能不要参与进来?毛爸说他不能,他一看到我俩在吵架,就会非常生气,他说他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吵得很凶,所以他只要听到家人吵架就会很生气,他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听到我们吵架。后来我和毛先生想吵架的时候,只好偷偷躲起来吵。
我和毛先生吵架的行为,就像一个按钮,每按一下,引发的是毛爸情绪的愤怒(生气)感受,而这种感受,在他小时候就已经烙印在他的身体里,只是因为看到我们吵架就触发了,他的生气,和我与毛先生吵架这件事并无关系。心理学上有个说法:人的一生96%只是重复我们0-8岁的生命经验,换言之,我们8岁以后出现的情绪感受早在0-8岁间就曾经出现过了。
当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有机会看到,在这种感受的背后曾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导致我们产生了这个触点。那也许,是来自我们童年时期,一个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
在我们童年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曾受到过来自家长不合适的对待,例如:斥骂、责打、不被理解、不被关注、以及被嘲笑等等,这些挫折会形成愤怒、悲伤、恐惧、害怕、惊吓、无力感等等感受,这些感受如果没法在当时完全释放掉,就会进入我们的潜意识,成为一个又一个触点。当孩子犯一些我们觉得不能容忍的错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童年时那个不被父母满意的自己,因此,触动了我们内心这个曾经受伤的“点”,而这个“点”背后的情绪就会被宣泻出来。
回到我们日常和孩子相处的生活上,当孩子纠缠着我们闹脾气时,当孩子磨磨蹭蹭担误时间时,当孩子不肯好好吃饭、弄得满地脏兮兮时,在我们正准备勃然大怒,出手或者出口教训孩子的时候,时时记得提醒自己“STOP”,暂停一下,感受一下涌起的情绪来自身体的哪个部位?例如:在肩膀、胸口还是脖子有感觉涌出来呢?具体有什么感受出来呢?紧绷的?麻麻的?有点热热的?还是其它什么感受呢?然后感觉它,只是感觉它,感觉当下那个身体部位的感受。这个过程其实很快,可能是几分钟,甚至几十秒,这种感受会慢慢消失,然后我们的内心会恢复平静。
我们可能会问: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样做当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好处。当我们开始练习这种对情绪的觉察时,我们会发现,在面对孩子的脾气或者是各种我们觉得不好的行为时,在内心平静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旁观者。俗语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我们以旁观的姿态去看待事情的发生时,我们就不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不会陷入情绪的失控之中,从而会生起面对以及解决问题的智慧。
例如:孩子想要某样东西,得不到时可能会哭闹不休。如果我们没有做情绪自我觉察的练习,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劝导并向孩子解释,孩子不听,继续哭闹,我们开始烦躁,如果旁边有观众,我们甚至会感到羞愧,最后要么使用暴力手段对待孩子,要么就是妥协,然后下次再有雷同事件发生。那么,如果我们做了情绪自我觉察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首先,我们会感觉到内心的平静,无论孩子怎么哭闹,我们的内心都是平静的。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哭闹的背后原因,是在使用获得较量胜利的手段?还是为获取父母关注的情感需求呢?当我们的内心是平静的时候,当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哭闹的背后原因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就能做出合适的行为来处理孩子哭闹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执着于问:当孩子怎么样的时候,我可以怎么做呢?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跟自己说STOP,感觉一下自己的这种执着的情绪来自身体哪个部位?具体有什么感觉?身体会告诉你答案。
有了孩子,从心理上,我们会有再一次面对童年的自己的机会,我们因孩子而引发的各种各样情绪,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去关注自己来自内心深处被掩盖起来的情感需求。如果能克服当初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努力去修正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善待孩子,能让我们弥补童年的缺失,让自己的心理更完善,更健康,从内心真正成长为一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