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怀旧的人,总沉湎过去,喜欢事物在岁月的雕琢下的厚重感,那种古朴的质感。一首老歌,一段记忆,一张发黄的明信片,一部黑白的默片电影。面对世界匆忙和奔涌,我总是后知后觉。我喜欢当匆忙路上的散步者。
这个世界的存在远比我们想象的漫长,它存在于过去,运转在现在,屹立与将来,生生不息。有时想,我们活着在某一方面来说不就是享受这个世界所赋予我们的一切吗——食物、居所、自然、书籍、音乐、电影、艺术,一切美好和让我们精神享受的东西。眼前的世界充满着纷纷扰扰和汹涌澎湃的信息量,我无法从中抉择良莠,但我相信历史的选择,相信时间会拂去眼前的氤氲,还原事物应有的样子。
历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浪里淘沙后剩下的东西太多,经典的东西太多。可自己名著读得不多,世界名曲听得寥寥,那么多优秀的影片也看了一点。最近在想,既然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经过岁月的沉淀留给了我们,我为何不知珍惜,还去追逐当下潮流的东西呢?可能我们今天奉为优秀的作品,只是迎合了当下的口味,可能我们现在认为正确无比的东西,在数年之后也只是一个谬论。一个人会头脑一热做出冲动的评价,一个社会和世界也一样。我就是觉得《Hey Jude》比《so what》好听,李宗盛也能秒杀一切小鲜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钱钟书的《围城》远远不是郭敬明、韩寒能比的。就是觉得《辛德勒的名单》比当下任何一部电影都伟大得多。所以我总是比周围的人慢半拍,不看跑男,不关心爸爸去哪了,不听新歌,文学类不看新书,也从不追剧。因为精神食粮没有新旧,只有好坏。
时间并不只是过去的逝去,还代表了美好事物的遗留。所以我想在时光里做一个后知后觉的散步者。
2015/07/16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