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为什么是格雷西

既然地面技术如此重要,为什么,只有巴西人明白?格斗作为动物的原始本能,为什么其他地区的人没有开发出地面格斗技能呢?

起源:格雷西柔术(也称巴西柔术)。因为这种技艺在格雷西家族内部练习、传承长达90年后,并由格雷西家族成员在国际比赛中横扫对手,而被人们所了解。那么格雷西家族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柔术是源于日本的一种徒手技击武术。十四世纪开始,日本经历了长期的战乱。长期的战乱促进了格斗术的发展。战争中求生的本能,激发了武士对于有效格斗术的创新和发展。一切以击败(杀死)对手为目的。很显然身处于战场之上,谁也不会考虑公正、礼貌,而是全力以赴你,一击毙命。

那些久经沙场的武士在长期的作战中发现:格斗通常以使用刀枪等长兵器开始,一部分兵器格斗作为结束。还有相当一部分,兵器被打掉,成为徒手格斗,进而倒地扭打在一起。在非生即死的战场上,要想活的久,必要功夫深。于是武士们精研格斗每一个环节,并奋力实践。

到了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日本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和平时期。劳动阶层在社会中的地位提高。不打仗了,武士们收起行囊,转行开武馆了。武馆中,战争中必杀的绝技不那么实用了,转而适用于日常生活。由于社会的稳定,格斗使用的机会越来越少。在此基础之上,柔术的格斗功能逐渐弱化,而健身功能逐渐强化。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招法慢慢被人淡忘。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和同时期的中国差不多,日本的传统文化受到欧美列强的巨大冲击,传统的武术也逐渐无人问津(确实用不着,都用枪了)。

大人物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改变柔术历史的嘉纳治五郎来了。嘉纳治五郎出生于1860年,和同龄的孩子比起来比较瘦小,但是对柔术却有浓厚的兴趣。嘉纳治五郎学习整理了多个流派的柔术技巧。在练习之余,嘉纳治五郎认为时代变了,古代流传下来的柔术不符合时代的需求。嘉纳治五郎把柔术改良为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柔道。革新之处:

1.继承传统柔术中优秀的成分。要知道,当时的日本有几十个柔术流派,自成一家。嘉纳治五郎摒除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对柔术技艺理论和技术整理完善。

2.训练方法的创新。古典柔术几乎完全以设计好的套路来传授:两个训练伙伴遵守一定的动作程序互相对摔,而没有真实对抗。套路练习对初学者而言显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是一味的套路演练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实战中的对手是不会配合你的。

3.竞技规则的创新。取消了具有危险性的动作,比如---插眼,击裆,扯发等等,显然,全力施出这些招数而不伤害同伴是不可能的。确立了以投技、固技、当身技三部分为主的新的柔术体系。量化胜负的判定标准,确保安全且易操作。

4.练习者人格的塑造。嘉纳留意过传统柔术练习者的分类,他们中许多人不过是玷污柔术滥用暴力的恶棍。而公众也因为这些品行不端者而对柔术抱有偏见。所以在柔道学习中嘉纳治五郎非常重视礼仪。要求练习中“以礼始,以礼终”。

5.引入段位制,并明确段位对应的练习水平。

于是,在嘉纳治五郎的努力之下,柔术从欺凌斗殴的工具,变得不仅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卫技能,还因为安全有规则可循而成为一项引人入胜的体育运动;不但增强体质,还是把礼仪贯穿始终的个人全方位修养。(好想把这段话用在中国功夫上)

至此,现代柔道体系形成了。嘉纳治五郎也被成为“柔道之父”。

传播

嘉纳治五郎有一个学生叫前田光世,因为工作的原因于1914年来到巴西。前田在工作中得到了当地的大家族“格雷西家族”的帮助,并把柔道传授给了格雷西家族。后来,不仅格雷西家族世代练习柔术,还在巴西开办了学校教授柔术。于是日本柔术在巴西落地生根。

让人又爱又恨的巴西

巴西是个神奇的地方,有美丽的风景和糟糕的治安。据说,格雷西家族的男生们,不但闭门演练柔术,还经常上街斗殴检验一下自己的实战水平。政治课本里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想,社会治安也会决定格斗风格吧。

柔术在日本的形成和转变给我们的启示:1.经常打仗,求生是提升格斗技能最大的动力;2.武士是个有点身份的阶层,有利于武技传播;3.社会越文明,法律规范,阻碍实用格斗术的发展;4.格斗术在增加了礼仪、健身、竞技概念之后,四大内涵(格斗、礼仪、健身、竞技)共同推动柔道的发展。

柔术为什么在巴西发扬光大:出门有风险,练武保平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与大家聊聊为什么你要学柔道! 先讲一个小故事 男孩的父亲出生在一个较有名望的贵族家庭,母亲是一位有名的酿酒商的...
    马小惠阅读 20,291评论 2 17
  • 综合格斗即MMA(Mixed Martial Arts),是一种规则极为开放的竞技格斗运动。MMA比赛既能站立打击...
    徐氏族人阅读 4,257评论 0 1
  • 这篇主要介绍巴柔的历史渊源和进步发展。我将会从谷歌,百度,必应,搜狗,知乎,微博,豆瓣,微信等平台搜集出来的所有信...
    谦荷阅读 907评论 0 1
  • 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过许多关于父亲母亲的作文,但凡写起,题材往往不出这些: 高烧感冒,母亲背我去看病。(这个素材贯穿...
    Frankyuk阅读 371评论 0 1
  • A陈年老酒阅读 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