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我”
——看《囧妈》有感
(2020年1月30日分享第136篇)
滑县小规模学校联盟小田小学杜冠鹏
有朋友介绍我看贺岁电影《囧妈》,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是伊万和他老婆离婚,他老婆带着行李走的时候,伊万让他老婆带上台灯,结果,他老婆说自己根本都不喜欢。在婚姻中,一方根本就不懂另一方想要的是什么,而自以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对方喜欢的。这样的婚姻肯定是会出问题的。再看伊万陪着老妈去莫斯科的途中,妈妈根本就不听伊万的话,她的脑子里只有自己想给儿子的,从来没有认真听听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妈妈以为我给你的就是最好的,你要接受。给对方的是自己想给的,而不是给对方想要的。这就造成了母子就是爱对方,也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爱对方。结果就是对方收到的不是爱,而是窒息。当最后伊万同意离婚的时候,他总于理解了爱就是尊重,爱就是给对方自由(我非常认同朋友的感悟)。
现实生活中这样故事很多,甚至可以用普遍来表述。夫妻之间的矛盾,亲子之间的矛盾,其实都是不明白如何处理不同“我”之间的关系,整个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宇宙都面临着如何处理不同“我”之间的关系。现实生活中,有众多的“我”组成,各个“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生共荣。在对不同的“我”时,一定不要自以为是,不要以为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要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而是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唯有如此才能天下太平,社会和谐。否则,人人心中只有自己的那个“我”,而看不到别人的那个“我”,不懂得相互学习尊重和宽容,最终必然引发各种冲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重新认识“我”的勇气,作为老师,我今天就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因为“我”而造成的“叛逆”与“代沟”。
一说“叛逆”和“代沟”,会有很多家长因此苦恼,不知道怎么应对孩子的反叛;而很多孩子也因此痛苦,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和家人的关系。家长的苦恼是因为觉得对孩子辛苦的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孩子的痛苦在于当自己有想法的时候, 总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和孩子都为此感到苦恼,百思不得其解,细想其实我们不难得到答案。
孩子小的时候是最可爱的,孩子小时什么都依靠父母,走路也要拉着父母的手才安心,喜欢依偎在父母的怀里感受关爱。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听话的状态会逐渐发生变化,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见和对问题的看法。家长希望这样,孩子偏偏那样,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引发激烈的家庭矛盾和冲突。更有甚者,有些孩子会离家出走甚至走入歧途。孩子小时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父母能够起到主导的作用,也比较容易管着孩子,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没有“小我”意识。随着孩子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的加强,孩子开始有了“小我”的意识。这时候孩子对事情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对一件事情的好坏,该做不该做,喜欢不喜欢,都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实际上就是“叛逆”和“代沟”产生

的原因。
懂得了这个道理,家长要明白。如果孩子渐渐不听话了,这恰恰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孩子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认知,这是一个人成长的表现,这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处理好家长的“我”和孩子的“我”之间的冲突,从而顺利的度过这个阶段。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千万不要固执,而且要善于倾听,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教,尤其要尊重父母的建议和看法。因为一个人心智的成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需要各种历练和考验。同时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家长会尊重孩子的成长。但是孩子一定要懂得谦卑,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不要在不成熟的时候偏显得很成熟,要有自知之明,一定要知道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懂得在学习和善于学习中成长。作为孩子既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善于学习和倾听的人,又懂得尊重别人,宽容地看待不同观点,这种状态就容易打交道,就容易沟通和妥协,就不容易产生激烈的矛盾和冲突。

对于家长的“我”,家长们要明白:对于孩子的成长,在刚刚有自己的看法时不可能完美。不可能事事都很成熟和理性,当年轻人出现一些幼稚冲动和非理性时,都可以理解,不能简单的呵斥甚至讽刺。人人都是慢慢的长大,人人都是在学习和反思中长大,作为家长更多的不是自以为高明,不是指手画脚,而是在尊重孩子看法的时候鼓励和引导孩子,同时一定要善于给孩子建议,帮助孩子对事情做出分析。一句话,孩子是自己在成长,而不是家长代替他成长。爱孩子成长的问题上孩子是主角,家长是助力。家长的帮助不是越俎代庖,而是给孩子建设性的意见,供孩子参考和借鉴。家长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主能力,因为人总是要慢慢长大,人总是要走向自己给自己做主的阶段。家长可以在孩子没有长大的时候替孩子做决定,但最终的方向是引导孩子学会自己替自己负责,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没有谁可以替自己永远负责,人总要学着自己慢慢长大。对于家长,如果事事觉得自己高明,喜欢替孩子做决定,对孩子既不理解也不尊重,那必然会引发孩子的反弹。家长要懂得尊重孩子,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自我判断和选择能力。孩子也一定要明白,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慢慢长大,但成长总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有了这种感觉,孩子就可以多倾听父母的建议,多反思自己的不足,善于在学习中成长。
孩子慢慢形成独立自我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也恰恰是最容易犯错的过程。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一定要让这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多一些稳妥和谨慎,少一些急躁和过失。孩子的“我”与家长的“我”在交流的时候,不是单纯的对错这样简单,而是包含了双方之间的学习、包容、尊重、理解和相互沟通。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要对“我”重新认识,只有这样我们的亲自关系才能和谐。夫妻关系也是如此,少些“我”,多些“他”,多做利他的事,定会和谐相处。只有彼此的尊重和理解才能达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