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

前段时间大热的都挺好这部剧,不少人都对剧里的明玉抱同情,对苏母恨的牙痒痒。

今天无意又想起这部剧,想到了重男轻女这个老生常谈却又一直沉重的话题。

可以说重男轻女是中国传统文化就遗留下来,根深蒂固的问题了。

就像都挺好剧里的明玉,是重男轻女思想下的受害者,但其实苏母也是。

很多人都在责怪苏母的无情与偏心。

但等你完全了解一个人过去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也便能原谅她现在的所在所为。

这么说,并不是为苏母开脱,而是只想透过现象看事情背后真正的原因。

就像曾经我也埋怨过妈妈对我比较偏心,并一直对她心有芥蒂。

可是有时候,我们都太容易被仇恨本身所禁锢而蒙蔽视听,而停止思考,停止原谅,停止接受一切可能是解释的解释。

剧里对苏母自己年轻时候表述不多,大多苏母的出现都是在明玉的回忆里。她的回忆里,苏母就是一个没有感情,严重偏心的妈。

但认真想下,是什么原因导致苏母如此的?

有一集回忆里,苏母在和明玉争吵中,和明玉说出了她是女孩,不能和哥哥相比。

以后我不指望你养我老,我们就指望你两个哥哥的。言下之意就是,你以后迟早嫁人,成为这个家的客人,不用承担主人的责任,所以现在也不用接受太多的权力。自然,现在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机会。

这个想法,在那个年代,我想不是苏母一个人特有的。而是那个时代背景大部分家庭都有的,只是有的父母做的明显,有的父母更委婉的表达出。但其实大部分父母都是这个想法。就像今天的父母,大部分会在经济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先紧着儿子买房一样。

这大概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国情。

苏母也并非生来就如此,肯定是她小时候的家庭也是如此。从她明明自己小家也不富裕,却一直救济自己的弟弟就能看出来。她的原生家庭,也是儿子为主,女儿为辅。女儿就要为儿子为娘家人操心,甚至提供生活费。

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

她即是这个传统的传接者,也是受害者。

你看到一个人的过去,也便能原谅这个人的现在。

在所有问题面前,不是简单,粗暴的给它定性,而是试着透过现象去看,这样才能事情的本质,才能试着去理解去包容,去和自己开解。

电视的最后是美好的和解,可是现实中不是每个故事最后都能有圆满结局。很多不完美需要我们独自去消化,开解。

所以更要我们认清这些事情背后存在的东西。就像苏母的偏心,这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毕竟是大半辈子就形成的思想固化,骨子里的东西改变起来比一般缺点更加难。我们只能试着从根本上来解决,又或者从自己这里开始改变,开始打破,才是唯一的救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