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好友L跟我说,他要转型金融行业,那时他34岁,在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已经6年,并且已经有了该行业10年的工作经验,实现了有房有车有百万存款有令人羡慕的大公司和各种诱人的福利待遇,并且单身没有家庭压力,现在的工作他已经疲倦了,厌烦了,他说他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了,金融才是他一生所爱。
看起来,他确实有选择的资本,但是我仍然极力反对,原因有三:
1.金融行业门槛高,你一个业余并且没有任何金融行业背景,只凭一腔热情和执着就以为能成功,风险太大。
2.你在互联网行业积攒的所有人脉,资源,全部清零,34岁,你要挑战从零开始,一个新行业最少沉淀3年才有可能有结果,如果失败那时你已经37岁,90后随时是你的老板,你再回互联网行业,已经没有太多机会了。
3.人到中年,即使没有婚姻的压力,但是你父母没有任何保障,这是一个暂时没发生但一定会发生的压力。
3年后的今天,给我打电话,想重回互联网了,现在2家公司,给的位置和薪水都不高,就是因为中途断档了3年,没资源和人脉,对于互联网年龄也大了,问我如何选择?我说,一你已经没有选择。二你还有行业成功经验。三虽然机会不多,也不优质,至少你还有机会。
3年以来,他辗转多个金融行业有背景,有资源,有漂亮履历的专业人才实在太多,他很努力,很勤奋,始终进不了核心板块,一直在打杂,收入没有增长反而一直在降。又因为接触金融,自己也参与投资,自己又没有专业判断,听风就是雨的把存款几乎败光。今年,他父亲还查出丙肝,需要长期治疗,如果想用进口药,以他现在的能力,已经无法承受。
这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理想在现实面前,一地鸡毛。
我们严重高估了自己的判断,煞有介事分析的头头是道,把自己说服的五体投地,其实,后果就已经产生了。
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任何阻挡的理由都会被你犀利,看似理智的驳回,陷入在自设的框架里,洋洋得意。
所以跳出框架看问题非常重要,站在框以外自己看自己在表演,演的好不好,哪怕一个细微表情,也能捕捉清楚,从而发现问题,真正剖析出根本原因,也就知道如何应对,避免无法挽回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