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傅 建 海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这些脍炙人口的词语我从小就会唱、会说,然而却从来没有到过这“天上人间”的地方。九月十一日,我们夕阳红旅游专列经过一个晚上的长途跋涉,从哈尔滨来到了呼伦贝尔市政府所在地海拉尔。这里是呼伦贝尔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著名的“草原之都”。听导游介绍,海拉尔是蒙语“哈利亚尔”音转而来,意为野韭菜。因海拉尔河两岸长满野韭菜而得名。而呼伦贝尔则因有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呼伦为水獭,贝尔为雄水獭。呼伦湖为内陆湖,而贝尔湖则大部分在外蒙。呼伦贝尔市以蒙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二十六个民族在此和睦相处。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三大草原【注1】之一,被“中国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六大草原【注2】之首。从海拉尔吃过早饭,乘大巴向草原进发。我们这些长期身居闹市的人们,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和西安灰暗的天空,进入草原的深处,看到湛蓝湛蓝的天空,一下车就大呼小叫起来。深深地呼吸着带有青草芳香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心情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绿色的草原,苍翠的林海,静静的湖泊,蓝蓝的天空,白白浮云和散落在草原上的牛群羊群马群以及硕大的蘑菇状蒙古包。传入耳中的是潺潺的流水,习习的微风,咩咩的牛羊叫声。湛蓝的天空仿佛就在人们的头顶,举手就可触摸。漂浮的白云不断地变换着形态,好像挥挥手就能改变它行走的方向。随意站在一个高处,极目远眺,宽阔广袤的大草原宛如绿色的大海无边无垠,绚丽夺目。这是大自然神奇造化的一方净土,是未经雕琢的一块璞玉,是幻想中的天上人间,是现代人不经意间撒手失去而又千方百计觅回的理想家园。
呼伦贝尔大草原之美在于它辽阔而又宽广,总面积二十六点三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和江苏两省面积的总和。天然草场面积占百分之八十,能装下全中国所有的牛羊。三千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五百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一直延伸到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呼伦贝尔的物产十分丰富,生长着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一百二十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沿途看到被割倒的牧草,有的正在晾晒,有的已经打捆。据说这些打捆的牧草除了满足内蒙自身牲口冬季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外蒙及中亚许多国家。肉奶皮毛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盛产煤炭和各种矿石,是内蒙和国家重要的矿产基地。呼伦贝尔大草原还出产中草药,为蒙古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同胞提供了健康的保障,也成为当地群众一条致富的门路。
呼伦贝尔大草原之美在还于它的温柔和宁静。从海拉尔到满州里,一路上有一条叫不上名的河流静静的陪伴着我们,随着地势变化,不断地改变着身姿。时而如一条彩带,时而如一泓湖泊,时而隐身草下。几百种植物,着黄披绿,开花吐蕊,为草原增姿添色。偶尔看到草原鼠、野兔、松鼠在草原上或饮水觅食,或嬉耍打闹,给宁静的草原平添了勃勃生机。牛群羊群马群,有的低着头默默地吃着肥美的野草,有的则慵懒的躺在如毡的草地上晒着太阳。从满州里返回海拉尔的另一条路上,曾有一群羊和一群牛横穿公路,不紧不慢的走着,我们的大巴车默默的停在路上,静静地等候着牛群羊群的穿过。双方都没有焦虑,没有吵闹,好像一切都约定成俗,顺理成章,与内地人抢车道,车抢人道形成鲜明的对照。从海拉尔到满洲里,再从满洲里到海拉尔,一共用了六七个小时,行程六七百华里,我们的大巴只响了两声喇叭,那是因为前边有辆拉草的拖拉机占居了公路的中间,避过之后,大巴车风驰电掣,耳边只有呼呼的风声,再也听不到其它的声音。
大自然造就了呼伦贝尔,呼伦贝尔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蒙古族和其他民族的同胞,他们勤劳勇敢,创造了蒙古族的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到呼伦贝尔,不知道什么叫“风吹草低见牛羊”。不到呼伦贝尔,不知道什么叫辽阔高远。不到呼伦贝尔,不知道什么叫纯粹安宁。呼伦贝尔,真是绝尘的净地,美得让人如醉如痴,柔得让人一见倾心,纯得让人叹为观止。
注1:世界三大草原为呼伦贝尔大草原、科尔沁大草原和欧亚大草原。
注2: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为内蒙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新疆的伊犁大草原、内蒙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四川的川西高寒草原、西藏的那曲高寒草原、青海甘肃的祁连山大草原。
2014年9月22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