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引子

“人因自身的孤独感和天生害怕孤独所以喜欢把自己归类于某个群体。陌生人中如果偶遇同姓人会倍感亲切,油然而生一些安全感和自信。人本是社会动物也是经济动物,而存在感,认同感,渴望被关注是天生不可抗的诉求,所以和“圈”,“群”相关的把人归类分群的产品总会有一定市场,有社交就会有小群体。就像每发一条朋友圈,都是渴望一次分享,交流和互动。人性,很有意思。”很久前总结的一段话,现在重温起来又有不同的理解。

所谓的正文

老生常谈,先懂人性,再扯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是在自然环境下不断变化而形成的,因为环境规则的变化才导致人性的差异化。

所以不能把人分为绝对的善与恶,人性的根本三要素是贪婪、恐惧、懒惰。

我们通过产品满足用户的潜在心理需求来达到成功的目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总说,产品的模式设计要直抓用户痛点,第一版产品一定要有对客户的抓点。

一个产品的根本功能需要解决人性的根本需求,成功的产品核心功能都很简单。每个时代的成功作品都需要把握住当时用户的特点。

比如,Uber模式能够得到认可是因为解决了用户打车难问题,滴滴则是效仿并且结合了中国特色,解决了打出租车难的问题,核心功能的把控好就了成功。所以功能是高于交互的,交互是高于UI的。

曾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把产品做的非常实用,而不仅仅是实用。”

不断用别人的产品,不断的总结,在自己设计的时候就会避免犯一些错误。

不断用自己的产品,不断的反思,把每一次都当做白痴一样在使用,尽可能让大部分人觉得实用、便捷、流畅、难忘。

看懂了人性,以人为本,做最懂别人的人。像做人一样,时刻为别人着想,让别人舒服就是成全自己。从一个产品可以了解背后那个设计产品人的逼格、阅历、人生。

最后一句

不流于表面,做规则和模式的制定者。与君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