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我2015年6月在知乎上对提问“亲子早教有意义吗?”的回答。不同阶段,对亲子教育的思考不一样,明天会写一篇现在的想法。)
强烈推荐看李子勋《早教的秘密》,会给你提供另一种早教思路供参考。
他的理念是“让孩子成长为自然人,而不是人造人”。“大量的、赘述的言语与知识逼近孩子们心智早熟,同时也造成心智的狭。”多让孩子亲近自然,自然的信息远比什么课程什么音乐更丰富,更高级。
听听音乐还成,闪卡什么的我认为是揠苗助长。
我有一个刚满百天的小宝宝,怀孕时周围人就问有没有胎教,什么听音乐、用手电筒照肚子等等,我觉得顺其自然就好,爱听音乐就听,隔着肚子偶尔逗逗也行,没必要当任务来完成。妈妈保持身心愉快就好了,子宫内环境还是不要过多干扰。
宝宝出生后,满月体检,医生说要让宝宝每日几次每次十几分钟练习抬头。而我家宝宝一让他练习,他就吃手哭闹,就放弃了练习。我当时很焦虑,生怕他发展出问题,结果他两三个月抬头很容易,连翻身都很流畅。
我也曾急着给他买玩具,想刺激他的各种发展,现在淡然了,不刻意训练,时机到了,他自然都会了。也曾想通过抚触按摩促进发育,按网上的手法做过几次,他不感兴趣不耐烦,于是我就换成抱在怀里轻轻抚摩他,一有机会就吻他,他很开心,咯咯笑。
杨振宁的父亲,在杨振宁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他的数学天赋,但杨父没有马上让他钻研数学,反而让他去学好国文,一是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基础,二是保护天赋。
我目前不知道自家的宝宝以后会往哪方面发展,哪方面会有天赋。现在的想法是,要用自然的手段,保护他这种自然的状态,不过早过多开发潜能。
三岁前,不想教他太多知识性的东西,想给他足够的安全、爱与自由,引导他对世界的爱与兴趣,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希望他成长为自然人,希望他有灵性,甚至带点野性。停止用手机放儿歌讲故事,给他妈妈的哼唱与微笑。爱吃手就尽情吃吧,吃到满足为止。爱疯疯,爱跑跑,不用规规矩矩地坐好。让他去玩沙子,玩泥巴,衣服脏了也不骂。带他去动物园看大象、长颈鹿,而不是对着图片认这是大象这是小鹿,还记什么英文单词。带他去野外,去呼吸自然的气息,去听虫鸟的吟唱,而不是给他一遍遍放莫扎特。
希望在他童年时期存储足足的生命能量,不过早开采他的宝藏,快快乐乐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帮助他以后成长得更好。让小孩子成为小孩子,让大人成为大人。不将自己对现实的焦虑、对成功的渴望、周围的攀比影响到他。
再长大一点,再慢慢教他领略到看书的乐趣、艺术的美感、运动的满足、与人交往的幸福等,这样的孩子,自然就会发展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