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褪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益显强大,被誉为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我在去年刚开始读的时候强行看了几十页之后愣是没看下去,最近每天早上起床不开电脑专心看,才渐渐品读出其中之味,寓言最大的讽刺性就在于:你明明知道那是个虚构的故事,却又能在自己生活的世界里找到清晰的对照。
反乌托邦文学作为科幻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样担负着“选择未来”的重任。在反乌托邦小说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于反乌托邦社会之中,常见的有极权统治、道德沦丧、阶级分化、民主受到压迫、人工智能背叛人类等,通过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描绘出令人脊背发凉的黑暗社会。这样的社会中,物质文明往往是高度发展的,但精神文明却与之相去甚远,生活在反乌托邦社会中的公民往往只能依托于泛滥的物质文明而被其束缚、控制、无法脱身。
《1984》作为反乌托邦文学的代表作,亦是反乌托邦文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本书展现了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世界,虽然篇幅不长,但它所营造的恐怖效果是空前绝后的,而且《1984》中极权社会的种种特点也被后来的反乌托邦电影与文学反复运用,成为了反乌托邦电影的范本与参照对象。《1984》自1948年诞生,已经走过了整整七十年,但其生命力丝毫不减反而更加强大,它像一个永不退色的警示标签,时刻警惕着极权社会的到来。
奥威尔表达观点的心情是如此强烈,于是,艺术屈从于政治,作为小说的《1984》,其实挺贫乏的。至于观点本身,《1984》是一个寓言,走向了极致之后,生活里总有片段可对应。而我们往往只看到了自己的碎片,感性大过理性,不知不觉地,我们自己想象出了一个老大哥,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是真理,这是事实,而且是有中国特色的事实。我想这是误解,奥威尔如果真的只是如此狭隘,那么,故事的发生地完全可以是欧亚国,而不会是大洋邦。我认为,奥威尔的悲观要大得多,他的1984是全世界的1984。正如戴锦华所言,“法国大革命,纳粹,奥斯威辛,古拉格群岛,麦卡锡时代的美国,法国五月风暴。是的,《1984》不是一个关于中国的预言,也不只是一个关于红色的寓言”。打通了这层关节,我们才不会是那“只想到自己”的人,而要是拥有了世界的眼光之人。
根据《1984》改编的影视作品有多部,比较出名的是1956年与1984年出品的两版,两个版本都非常忠实于原著,尤其是1984年那版,几乎是毫不更改的将《1984》这本书搬上了大银幕,但效果并不理想,许多观众在观看电影版《1984》时却没有了那种头皮发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