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位经营之圣,叫稻盛和夫,他的中心思想,提出了一个灵魂拷问:作为人,何为正确?可以说,这个问题贯穿了他的哲学思想,然而这句话也引起了无数人的深思:作为人,何为正确?
当我们还在为生活苦苦的煎熬,还在为生计四处奔波的时候,稻盛先生的思想就已经超越了这个层级,直接提出“何为正确”的问题,他老人家从来都不说困不困难,能不能做成,他要想的是:何为正确?坦率来讲,这个问题一旦想通,很多的烦恼、不愉快都会放下,因为我们不再纠结究竟难不难,而是把我们的焦点放在了方向性的问题。
人生为什么会有烦恼,其实就是一句话:就是境界不够高。然而很多人对这句话嗤之以鼻:告诉我,实际一点,怎么能够赚钱。坦率来讲,面对这个问题,我没有办法去解释,因为根本上的问题没有解决,只是纠结细枝末节,是很难改变的。就像我们去塔上看风景,底层永远只看到底层的风景,高处才能看到高处的风景,才知道出路在哪里?然而思想怎么往上攀登,需要的是经历一段崎岖的人生路,并且是能够醒悟,得到智慧,才能往上走。普通人可以吗?可以。我相信很多的普通人都有着出人头地的想法,要想做到这一点,除了承受比别人更多的责任与压力,没有其他的办法,
心也有归于淳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善,这个没有民族,没有国家之分,父母会爱自己的孩子,每个人都愿意为家庭而承担,夫妻中间有浓浓的爱意,这些都是人之常情,这就是心性。如若知道这一点,那么对错的分法便会放下,能够更加通达的看着一切,心性保持了,意志也就有了。以前中国有一位很厉害的人物,叫曾国藩,他写一本书《挺经》,开篇第一章便是“养志”,他讲的志不是志向,而是在保持心性下的那种行事的意志力,我们人会在生活,学习中生出迷失心性的东西,那么意志也就消退了,也就难以成事。我们的老祖宗是很有智慧的,基本上很多的著作都是从这个“心”开始。
迷失本心不是过,见过不思乃渐迷,痛定思痛回心意,拨开云雾见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