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年少的欢喜
喜欢的少年是你
最近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
“你学生时代最喜欢的那个人现在怎么样了?”
花了几个小时看完了网友们的两千多个回答,有少部分的在一起了,甚至结婚了。但是大多数人是散落天涯,各自安好。
原来,学生时代爱而不得才是人生的常态。
-1-
年少时候喜欢一个人,热烈又克制,纯粹又饱满,毫无目的,不掺杂质,用尽力气。
说不清在哪个泾渭分明的瞬间开始喜欢上了,只知道从那天之后,自己就成了一个矛盾体:
一面守着仅有的一点自傲,想极力的用冷漠来掩饰自己的喜欢。另一面又内心雀跃小鹿乱撞,想干脆无所畏惧又肆无忌惮地说出来。
怕他知道又怕他不知道。左右摇摆,内心分裂。
那种感觉就好像:
我有整个宇宙想讲给你听,张嘴却吐不出半粒星辰。
那时候喜欢一个人是羞涩的,是胆怯的,更是自卑的。
无论对方优秀与否。
那时候我们禁不住会去偷偷收集关于对方的一切的,喜好,着装,成绩,口头禅,甚至回家的路线。然后听对方喜欢的歌做跟对方同样的事情,甚至特意绕远路回家只为那概率极小的偶遇。
那时候我们最喜欢广播体操转身的那个动作,因为一转身,就有机会看到对方的身影,哪怕上千个人,也总能第一眼就认出你心里所想的那一个。
那时候我们头顶的天空很蓝,地上的草地很青,风一吹,少年的白衬衫摇曳在明晃晃的阳光中。
-2-
那时候的我们,青涩又执拗,以为牵手了就是一辈子,却怎料到小小少年的爱情脆弱到抵不过那一场把所有人解散的大考,更别说日后生活的一地鸡毛了。
致青春里,郑薇错过了陈孝正
匆匆那年里,方茴错过了陈寻
同桌的你里,周小栀错过了林一
那些年里,沈佳宜错过了柯景腾
...
在冥冥之中,我也错过了你。
我们就像两条相交的平行线,交汇过后越走越远。
我们或读书,或工作,身边的人来来往往,可能遇到真爱,也可能兜兜转转跌跌撞撞,但不管如何,心里总有个特殊的位置为当年的那个人保留着。
时间涓涓地流淌,慢慢冲刷掉一些过往,我们的记忆开始模糊,记不太清当年喜欢的人的爱好、性格、甚至模样和名字,但是我们会偶尔在不经意间突然想起那些小细节,继而一笑而过。
才发现所有的念念不忘,最终都会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淡忘。等到有一天你需要很努力地去回想那些细节的时候,你就真的释怀了。
伴随着成长,我们曾经以为的刻苦铭心轰轰烈烈会逐渐烟消云散,故事的最后往往没有歇斯底里悲痛欲绝。
我很幸运,你出现在我懵懵懂懂的青春里,也正因有了你,我的青春才有了那么多的意义。只是往后的生命里,我知道再也不会遇到像你这样的人,这样闪闪发光又让我心动的人。
-3-
中式教育里禁止早恋,谈早恋色变。
但是我却觉得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我如果以后我当了父母,我会在性教育的基础上鼓舞我的孩子,认真去爱,大胆去爱。哪怕最后爱而不得。
倘若青春里如白纸一样,那还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呢?
更何况不是十几岁的感情都代表着幼稚和叛逆,而是过早又幸运地遇到了对的人。
长大后的爱情关乎着工作,家庭,房子等各种各样,条条框框的要求让我们不再有当年心悸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像选商品一样作比较。
而年少时候的爱情很简单,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想跟你在一起到永远。
相信从校服到婚纱是很多女孩渴望的浪漫。虽然校服到婚纱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三,但是我们总要抱着那种成为百分之三的勇气去试一试。
哪怕最后成为了其中的百分九十七,也不会遗憾当初没有勇敢一点。
傅首尔说过:
每一段爱情都有它的彩蛋,我相信这一点,它的名字叫做成长,你需要一段时间去孵化它。
我的前任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是一颗钻石,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也是。
我跟他在一起是石头,但是跟别人在一起,我把自己变成了一颗钻石。
是的,我一直相信如果事与愿违,那就是老天另有安排。每个人出现在自己的生命中的人都有其意义,哪怕我们已经做好了与之偕老的准备,到头来却不了了之。
转身离开的人,不论带给我们的影响是好是坏,是悲是喜,对我们来说,都叫做成长。
我很喜欢一句话:
你是年少的欢喜,这句话倒过来念也是你。
谁不希望自己17岁喜欢的人等到71岁还陪在自己身边呢?
从校服到婚纱,从学校到婚姻,从青涩到成熟,都是你,只有你。
但现实中的校园情侣更多的是悄然无声地离场,然后彼此遗憾,各自成长。
如果你单身,如果未来的某一天你遇到了同样单身的他,希望你能够鼓足勇气告诉他:
“我这里,鲜花蝴蝶,好吃好喝,你要不要进来看看?”
那是我们年少时想说又未曾说出口,而至今还耿耿于怀的话。
我没读过你的大学,
但我知道你的校园生活,
最好玩的大学轶事聚集地,
年轻人最爱的流行校园文化期刊,
搜索公众号“像理由”
理由菌带你看不一样的有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