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以《用户体验要素》的五个层面来思考调料盒的设计
一、战略层
*产品目标
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
*目标用户
这里的用户就不是厨师啦,而是被高频使用的小颗粒固态调料(如盐、糖、味精、生粉等)
这里其实是有选择更小范围的用户,因为调料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小颗粒固态,大颗粒固态,液态/半液态。不同用户的需求肯定不一样,这里只是对一种用户展开设计~
*用户特征&需求
1.固态,怕潮,会变质——>防潮,防尘
2.是小颗粒,使用时需要其他工具承载,运输——>出行方便
3.高频使用,几乎每天——>放置位置要重要
4.种类并不多——>可独居,也可以群居(种类太多就不好群居)
5.用户的用户,人,每次使用调理的量不一样——>是不是要让他感知到自己的用量?
6.用户是消耗品,消耗缓慢,但是补充迅速——>方便补充
7.用户的前任,包装袋,规格不同——>最好能完成无缝对接
8.用户的用户,比较特殊,不希望产品会快速迭代,希望“一颗永流传”——>产品质量硬
9.用户的用户,会清洗产品,但是频率不高——>方便清洗,晾晒
10.用户长相并不非常相似——>可能不太需要标志来区分~~
二、范围层
*功能转化
需求≠功能,这里实现转化的思考的过程~
1.严格密封
2.小勺子/容器本身可以移动
3.显眼,距离锅的位置近
4.群居好管理,有固定顺序/独居灵活,但是易分散
5.勺子可以有刻度/瓶子或许可以控制每次出去的量?
6.容器口不能过小
7.容量也最好不要太小
8.质量好,不能是生锈金属,也不能是劣质塑料
9.形状不能太奇怪,不要太多边边角角的地方
10.有标签?
*功能优先级
这里没有产品迭代,但是也需要排需求的优先级,当发生冲突的时候,以高优先级的特性为主!
1,2,6,7>3,4,5,10>8,9
三、结构层
*功能结构划分
个体储存:1密封性 6容器口大小 7容量 8材质 9形状
总体储存:3摆放位置 4群居独居
展示:10标签
配套设施:2小勺子 5刻度
四、框架层
*分析
7.以最常用的盐为例,现在的规格是200-500g不等。要想大容量,就表示要放弃容器移动的功能。【容量550g】
6.此容量的基础下【开口足够大】
1.容量大,开口大,密封要严格。【可拆卸胶圈密封】
2.有刻度的勺子,勺子有专门的存放位置,不放储存室里【独立放置的刻度勺】
10.【可配置的标签】
4.不是可移动的容器,那就群居更有条理【群居】
3.不用挂墙,摆在显眼位置【置地】
8.【高质量透明塑料】
9.【长方体】
*草图
五、表现层
*分析
上图基本满足我的构想~
“大容量”“大开口”“全密封”“刻度勺”“可标签”“一套多个”“置地”“材质和形状就给设计师设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