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在我放学回家的乡村路上,在一处上坡路,我隐约看见一个身影,高大熟悉,低垂着头扛着一捆竹子,竹子细长,尾部弯下来贴在地面上,被石头、凹凸的地面拖着挪动。我加快步伐追上前,是母亲,我很惊讶,这样的重量至少两个成年男子才能抬得动,我内心焦急着想搭把手,我说:“妈,我帮你抬吧”,母亲平静的说:“两个人抬不方便”。就这样我惴惴不安的跟在母亲后面,母亲走一段路,就换个肩膀。因为竹子很长,挑上肩膀很费力,途中不能休息,我一直跟着母亲进到村子的后山,那里是我们的家。
这一年我还在读小学,那以后我渐渐地明白,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其实就是不论何时何地,她宁愿一个人承担全部的痛苦,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吃苦。
慢慢地我长大了,升学一次,离开家又远一次。那年我回家过春节,临走时,母亲特意联系镇上的师傅开车送我到县城,车子出了院子,母亲站在门口凝望着,不时还跟出来,交代我路上要防寒,不要饿着肚子…,到达目的地后给家里报平安。我示意她回去,直到车子消失在一段下坡路,而我在车内只能隐约看见一只家犬孤零零的端坐在屋顶。
那年我在南京求学。乡关万里,但我已经懂得,所谓母爱,就是不管你远行还是在家,你在她眼里始终是个孩子,她要给你最暖心的关怀。
毕业后我回省内工作,但是母亲觉得离家还是远了,她常对我们讲,要是我们离得近就可以经常来看我们了,我心底是知道的,她想念儿女。今年回家过年,要返程时,母亲照例迎到门口送我,直到看不见我的背影。我内心很内疚,作为儿女,我尽到儿女的本分了吗,我自责着。我边走边流泪,不敢回头,我怕她看到难过,我知道她跟我是一样的感受。这一年,母亲53岁,儿女都不在身边。我离开家时又是那只家犬孤零零跟了上来。
这一年,我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不在忙碌操劳,不在承受重担。早点把她接来,不在为儿女担忧。你给我一个有爱的家,一份永远如春光般温暖的爱,是时候我给你一个可依靠的肩膀和一个同样温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