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应该如此”吗?

身边许多人在工作生活中,经常感到事情不如意,内心总是充满了愤怒、无奈和疲惫,甚至有厌恶生活的感觉。

这样的人往往充满了无力感,而在这种无力感的背后,是因为他的内在有很多限制性的信念在操控着他。

只要能够觉察到这些限制性信念并改变它,人生就会变得不同,就会变得更加的轻松快乐。

最常见的限制性信念就是“应该如此”,“应该如此”的意思就是“事情理应像我所认为的、所希望的那样发生”。

可是,世间万物每天都在运转着,这个应该怎样发生又是谁能决定了的,谁能定义了的呢?

在单位,认真努力工作却没有得到肯定、感觉到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在路上,看到行人乱过马路、汽车超速加塞闯红灯……

在家里,孩子不主动完成作业,爱人冲孩子吼甚至打孩子……

想象一下,当你看到或者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你内心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情绪吗?

当你的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你的大脑中涌现出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呢?

“领导就应该一碗水端平啊”

“过马路就应该走人行横道,要不就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开车就应该遵守交通规则,要不就是太不负责任了”

“爱孩子就应该好好与孩子说话,不应该打孩子。”

……

是的,我们的负面情绪的根本来源就是我们认为事情“应该是怎样的”。

其实,世间所有的事物,既然已经发生了,就一定会有它发生的原因和理由,不发生才奇怪呢。

所以,事情已经发生了,肯定有发生的理由,也许我不能够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但我必须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

如果一味的抱怨事情不应该发生,是完全没有效果的。

只有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想办法去实现,才是一个成年人良好的心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