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重读《远见》这本书,我看到18年在书上职业理想那一栏我写下的“大学老师”,那时的我刚读研究生,就已经开始憧憬未来8年的规划:研究生毕业后读博,再出国留学,最后回国到高校任教继续科研。那时候的我对这一目标明确笃信,热情期盼。时间过去不到两年,当初那些用来说服自己说服别人的读博理由我仍历历在目,但这一年多的经历让我彻底将这一理想翻页,当时的“远见”也成了我心头得不到的白月光。
到现在,大学老师仍是我的最理想职业,我只是不想读博了。当今学术圈的潜规则就是:想要进入高校任教,非海龟博士不可,还需要大堆的论文成果修饰你的简历,但反之你具备这些条件,不一定能安安稳稳当个高校老师。权衡投资回报,以及这个过程中的个人感受,我止步于博士这一门槛,也就意味着我亲手将高校老师这一职业理想撕碎。
这篇文章不是来讨论如今学术圈的条条框框利弊分析,我只是再次借助《远见》这本书分析我的选择为什么会发生改变,也可以理解成,当一个人放弃一个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时的不甘,但必须书面列出理由说服自己。
研一上学期结束寒假在家我曾在备忘录里写了一篇简记“我为什么想读博”,可以把理由简述成:1、我想要的职业和生活必须通过读博才能到达;2、我想做些大部分人难以做到的事;3、我喜欢读书科研的自己。那时的我也明白读博的风险与成本,但依旧是孤注一掷的热情,现在的我还是敢想敢拼,发生改变的只有一个——我不再喜欢待在实验室的那个自己了,我的满腔热情被那种生活状态一点一滴地剥离了。
我喜欢科研,我的性格适合科研,这是我现在依旧肯定的。我不怕吃苦不怕熬夜不怕实验失败不怕我所有的时间全部花在科研上面,但我怕我所花的时间没有意义,或者说不是我理解的那种意义。我想象中的科研工作是非常严谨神圣的,是创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而实际上我们这种在实验室的“捣鼓”基本上和现实脱节,做出来的“成果”唯一挂钩的只是难以应用的格式千篇一律的论文,继而以此评判奖学金、课题组声望、个人的价值能力……
有人可能觉得我太理想主义了,觉得我们只能去适应已有的规则,我当然认同,根深蒂固的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只是在这种环境下,我发现自己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当我发现这个圈子所有的人都只关注着自己的课题和发展,能感受到的只有满满的竞争和功利的“奋进”,生活中似乎只剩下科研这一件“正经事”,我忽然不想这样下去了,这不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在科研中的幸福感一落千丈,所剩无几,现在的我只是在想顺利毕业的压力下习惯性前进而已。当然我一点都不后悔读研,我究竟适合怎样的生活,想要怎样的状态,都是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清晰明朗。我不再像本科那样东搞西搞,研究生的我更加关注自身、了解自己并且思考未来,也开始规划我的职业生涯,虽然它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
职业生涯在进入社会后会占据生活的一大部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情况和机遇改良更新的。因此相较于规划得明明白白的“远见”,我认为认识自己找准定位才是当下最重要的,毕竟再有远见的人也难以精准预测未来的趋势与变化。所以,你想从你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什么?书中提到理想的职业要么是你擅长的,要么是你热爱的,要么是社会所需要的,如果同时能满足这三点,那你的职业幸福感将无以比拟。但不管是哪个出发点选择,最终的目的还是落在“生活”上面,工作永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就我个人而言,我会继续做药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一方面这个专业性质较强,有一定的门槛,且社会需求不会下降;另一方面,这是我一直在学习的领域,不说擅长,至少是我最熟悉的方面。明确了这点,后期做选择也会更简单。
书中还强调一份工作并不是职业生涯,大部分人不可能在一个岗位一份工作上一直做下去,尤其是刚进入社会的应届生们,可能要不断试错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状态。问题是,很多人过度关注于眼前的下一步,而不是整条职业路径, 比如相比于“五年后我是否有更好的选择”,大家更关心的是“我年底会不会加薪”。 需要注意的是,职业生涯其实是一场长达 45 年的马拉松,每 15 年就是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努力侧重点都不一样。
第一个阶段是强势开局的阶段,也可以理解成我们接受教育,储存职场燃料武装自己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积累尽可能多烦人可迁移技能、有意义的经验、持久的人际关系三方面的职场燃料来弥补自身的短板,积累得越多进入职场的开局便越顺利。比如我自己,是一个不敢冒进的保守派,这不能算一个完全的短板,但我意识到这点我就知道自己不适合成为一个完全的领导者,自我创业有难度,甚至我做类似于销售的这种工作性质的工作可能都不会太舒服。对于这种情况,我要么改变,要么避免。幸运的是,在其他领域我有得选,不需要强迫自己去适应不适合我的工作。
第二个阶段是聚焦长板的阶段,这个阶段大概会持续到45岁,也就是职业的黄金时期,需要你着眼于自己的核心长板并且展示利用,在职场中形成自己的个人品牌,越有特点越难以被取代。在这个阶段你也会遇到各种机会机遇,但都建立在这个阶段你怎么展示自己的职业优势。我自己是一个善于执行且持续性较强的行动派,这也是我前面为什么说自己适合科研的原因,我能沉住心并且稍带一点完美主义,对于需要注重细节的工作应该是称职的。
第三个阶段是持续影响阶段,这可能持续到你退休之后,你上一个阶段积累的越多,后期影响就越持久,深远。拿我个人来说,我肯定是不愿意一直当个听话的下属直到退休的,因此我需要建立我自己的第二,甚至第三职业,最好是能把兴趣爱好发展成斜杠职业。这方面我也有一些想法,但暂不赘述。
这本书里也提到一些有用有话题,如从哪些方面出发做出职业选择,如何了解一个公司,怎么和负责人建立联系……还有些有趣的问题比如“我会被机器取代吗?” 书中的回答是:“如果一项技能中只有技术,那就很有可能被自动化。而如果它需要同理心或者灵活性,这样的工作和机器相比才有竞争性”,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去看看。
整体而言,我觉得《远见》是一本每隔一段时间都可以回味的书,它不能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可以引导你进行思考。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找到了我的理想职业,第二次我认识到了我想要的生活状态,并且做出了取舍,我希望下一次再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能笑着说一句:终于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