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学校九年级补课。铃声响过以后,我像往常一样进了教室,一股异味扑面而来,显然有学生在教室内吃了零食。刚从家里来到学校,手里有钱了,买东西也大胆了……
大部分学生已经到了,但教室里还有几个座位空着,估计不是在街上游荡,就是在卖小吃的摊位边徘徊。
学生们让人省心的不多。十五六岁的年龄,心理上正处于青春的懵懂和叛逆期,特别是一部分父母不在家乡的学生,爷爷奶奶照顾衣食起居,由于老人自身教育知识文化的不足,大都重养轻教,对孩子有求必应,只要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至于学习怎么样,那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完全不知道孩子的成才,需要家长和学校的良性互动和配合。
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一部分学生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与性格。骄横拔扈,唯我独尊,自私自利,拈轻怕重,厌恶学习,好吃懒做,见老师如见仇人,视学习如洪水猛兽。如此这般,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当今社会,中小学生教育管理难,农村学生更难,最终的结果,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成才率更低。首先,在家庭清贫的学生家里,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阅读面比较窄。他们的父母通常因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吃饱穿暖,孩子的学习上,鲜有问津。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看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愈发重要。其次,农村学生家长眼界的局限,往往信奉“上学无用论”,除非是北大清华等名校,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错误的认知,无形中影响了子女,造成了部分孩子对读书的漠视,学习上缺乏人生努力的方向和奋发图强的动力,在中考和高考中被淘汰,从此告别校园,无缘高等教育,踏入社会成为新一代农民工。
社会事实证明,工人和农民的子女,在教育发展产业化和贵族化的浪潮中,更加处于不利的地位。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往往更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使教育对后代子女的积极影响最大化,最终在社会分工中处于更高的层级。而工农子弟由于在教育上的投入不足,必然在社会分工中处于最底层,社会层级的分化和固化就此形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贫者恒贫,富者恒富,寒门再难出贵子。
看着漫不经心地翻着课本的孩子们,我的心里有一丝淡淡的哀愁,努力尚且不一定成功,何况你们如此的懈怠?
你们的明天会怎样,我已经看到。奋起直追,背水一战,也许前途光明;浑浑噩噩,虚度光阴,未来一片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