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肠道菌群比例,让慢性病远离你

180天读书打卡第125天

《肠道顺,一切顺》作者:陈伟

当肠道内有益菌和有害有害菌的比例是适当时,有利于维持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此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就会远离你。

吃饭是为了满足肠道菌群的营养需要。

肠道菌群的细胞总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如果这些肠道细菌都开始产生毒素,破坏身体组织和器官,那么身体很容易得各种慢性病。

因为这数量庞大的肠道菌群不停的繁殖,也需要营养和补充,所以每天吃饭也是为了满足肠道菌群的营养需要。

吃什么决定了肠道菌群的组成。

人们给肠道菌群的营养成分,决定了什么样的细菌可以在肠道里生长,如果我们吃了很多富含蛋白质的肉类食物,那么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来不及完全消化就会进入大肠,进而产生大量的有害菌。

这些有害菌很多都有潜在的致病性。

比如:把肉块放在肠道这样温暖,潮湿,无氧而有大量细菌的地方,它就会腐败,发臭。

所以,很多爱吃肉的人放屁很臭,吃肉很多的人,不仅养了一大群吃肉的病菌在自己的身体里,而且这些细菌可以把肉腐烂成各种毒素,使人患各种慢性病。

如果进入大肠的是比例合适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话,就不会出现腐败发臭的现象。

现在很多的慢性病都是进入大肠的,脂肪和蛋白质太多而碳水化合物太少导致的。

摄入过多动物性蛋白质的饮食是不可取的。

对于人体来说,蛋白质是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每天每千克体重以1.0~1.2克的标准摄入,蛋白质为宜,如体重60千克的人,每天应摄入60~70克蛋白质。

大部分人认为动物性食物才是蛋白质的绝佳来源,实际上谷类和豆类也含有充足的蛋白质。

我们每天可以按照植物性食物占85%~90%,动物性食物占10%~15%的比例,享受新鲜的食物,这样有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动物蛋白质,肠道反而会变成病菌的温床,久而久之,人体就会被各种慢性病找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