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的清明,夏如芸结束了在大洋彼岸的留学生活回到了昆明,此时满城的桐花正开的绚烂至极,走出码头的时候,她看见了在翘首等待的父亲母亲。
夏家是重昆明有名的望族,夏老太爷曾经是国内有名的军中悍将,戎马一生荣誉满身,最后却因为厌倦了无休止的内战和军中的派系争斗告老还乡,回到昆明开办了夏氏实业。二十年风雨,夏氏已经在昆明坐到了龙头的位置,旗下包含了货运,银行,医院,商场多个领域,一时之间无人望其项背。夏老太爷一生只娶了一妻,但却在年纪轻轻时染病身故,留下一子一女,为了遵守对亡妻的承诺,老太爷没有再续弦,独自将子女抚养成人,长子夏正淳便是夏如芸的父亲。
回到家时已是正午,夏公馆门前的两棵梧桐比她离家前好像又高了不少。夏如芸一下车便看到了院子里躺在躺椅上晒太阳的爷爷,虽然已白发如丝,但精神饱满,脸颊左侧红色的伤疤依然耀眼,白色的长衫,黑色的布鞋,面前的小桌上有一只紫砂壶和几个茶杯,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茶香。
老太爷看着缓缓走来的夏如芸,微微叹了口气,“小不点回来了”。
夏如芸淡淡一笑道,”是啊,回来了。”
“还走吗?”
“不走了,书已经读完了。”
“好,晚上在家吃饭,如勋也回来了。”
夏如勋是老太爷曾经警卫副官陈琛的孩子,据他说,是在一次行军的路上碰到了已经快要饿死的陈琛,便给了他一点吃的和几块大洋,谁知陈琛只是吃了食物却拒绝收下那几块大洋,而且在部队离开时一直在后面跟着。就这样,老太爷收了陈琛做义子,还将他送进了军校读书。后来南征北战,陈琛一直跟在老太爷左右,陈琛和夏正淳也像亲兄弟一样。一次战役中,老太爷的指挥部遭到了偷袭,为了掩护老太爷撤离,陈琛和警卫连一共一百三十二人全部战死沙场,老太爷悲痛之余决定这一百三十二名将士的家人由夏氏一族照看,而陈琛的妻子也在生夏如勋的时候难产而死,老太爷为他取了名字,由夏正淳夫妇抚养长大,视如己出。
夏如芸出生那年,夏如勋五岁。
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直到夏如芸出生,他才在父母聊天时偷听到了这个消息。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难以接受的事情,他觉得自己被欺骗,可能从今以后父母和爷爷的爱都会给了那个所谓的妹妹,他彷徨,失落,他开始恨那个刚刚出生看起来皱巴巴的小孩。
自此以后多年里,两人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严重的时候甚至要老太爷出面调停才可以,但是夏如勋发现父母和爷爷对自己的关怀从未停止过,在和夏如芸如火如荼的战争中他却乐在其中,直到夏如芸十八岁。
那天的昆明万里无云,天气格外的好,夏如勋正和几个哥们坐在街边的酒馆开怀畅饮,酣畅淋漓间突然有人说到,如勋你看那个是不是你妹妹。夏如勋回头一看,几个地痞流氓正围着一个姑娘抢她手里的包,还真是夏如芸,他怒从心中起,抄起屁股下的长凳便冲了上去。几个地痞流氓注意力都在夏如芸身上,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被夏如勋打的人仰马翻狼狈逃离。夏如芸坐在地上早已哭成了泪人,夏如勋蹲下来想安慰她,却挨了迎面而来的一巴掌,“谁用你多管闲事的,你不是巴不得我死吗。”说完,夏如芸擦干眼泪站起来向远处走去,留下夏如勋一人怔怔的站在原地。
此后,两人的关系有所缓和,不再争锋相对,一次晚餐时,夏如勋站起来去探桌子另一边的一碟菜,夏如芸看见,便夹了一点放在他的碗里。连夏如勋在内,满桌的人都惊的跌了下巴,就在全家人的目瞪口呆下,夏如勋记得,那顿晚饭吃的格外的香。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夏如芸所在的学校全部的学生都罢课走向街头进行反日游行,而且和军警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带头的几个学长都遭到了抓捕,夏如芸因为身份特殊,警察署长亲自将她送回了夏公馆。夏正淳一再向警察署长道谢后承诺一定会好好管教。
夏如芸自然少不了被一番教育,但在她看来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年轻时的冲动和热血理所应当。这个国家如今已经风雨飘摇,政府却毫无作为,九一八丢了东北三省,如今侵略者已经完全暴露了獠牙,华北岌岌可危。
因为反日游行的影响,昆明很多学校都暂时停了课,夏如芸就每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这天正在花园修剪爷爷种的花花草草,夏如勋风一般的冲进来拉着她的手往外跑。
“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哎,你慢点,你要带我去哪啊!”
夏如勋没有再回答,拉着她出了夏公馆的门后上了一辆黑色的福特轿车,车子在街头穿行了半天后停在了一户破落的小院前。
夏如勋轻轻敲了敲门,没过一会,一个小脑袋谨慎探出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小巷的两边后,将门开了一条小缝。
穿过走廊到了后院,夏如芸看见一个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挽着袖子的男人正激情的说着什么,周围围着一群群情激奋的学生,一个个听的极其认真。
那天,她看见了一个自己以前从未见过的夏如勋。
他一直紧紧握着她的手,眼神里满是激昂和悲愤。
晚上回到夏公馆,他突然说,“我要去参军。”
夏如芸瞪着眼睛看着他,“这种事你应该去和爷爷说。”
“爷爷曾经是军人,他不会反对的,父亲母亲一向不干涉我的决定,也不会反对,所以我想问问你的想法。”
夏如芸目不转睛的看着他的眼睛,片刻后说到,“那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