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在考虑到底要不要再朋友圈打卡。易效能时间管理90天践行已经开始了,很多伙伴们已经开始再朋友圈或者群里打卡了,早起打卡、运动打卡、三只青蛙打卡、90天目标打卡······本来想直接使用易效能的90天打卡模板,发现除了要发目标外,还要发每天的三只青蛙(即三件最重要的事)以及一天感恩的人和事,或者感想。一看,这样一打卡,那我岂不是成了一个透明人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暴露在朋友圈了!所以犹豫了!但思考后,利还是远远大于弊的。
首先,朋友圈打卡,可以让更多人监督自己的行动,使得自己不敢松懈。自己也是从朋友圈早起打卡开始的,如果没有一开始的朋友圈承诺每天早起打卡,我可能至今也没能养成早起习惯。
其次,朋友圈打卡,能够找到有相同志趣的人,互相链接鼓励。微信好友,其实很多人都并不认识或者相熟,很多仅仅只是一起参加群体活动加的或者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了的,朋友圈的打卡,能让他们更了解你,能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理念。有相同理念的人自然会和我们产生更多链接,但鼓励是至少的。所以打卡信息越多,自然能做更深入的交流。
再次,比较详细的朋友圈打卡,显露当前的方向和要做的事以及做事的方式,可以让热心的朋友指出自己的不足,收获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比如,叶武滨老师曾举例说起过他和吴栋老师的故事,正是他在朋友圈发布跑步的数据图,朋友圈的朋友指出了其中的不足,然后链接到了吴栋老师,才有了之后两人的合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让关心我们的人知道自己的情况,让他们安心。之前,停止朋友圈打卡后,父母打电话来的时候就问了,“朋友圈里咋什么都不发了啊,多少发一点啊”。他们的要求不高,仅仅想多了解一下子女的现状而已。而朋友圈是他们最便捷的途径了!
而朋友圈深度打卡的不足,大概也就是信息的泄露了。在这个时代,在其他地方信息已经泄露得够多了,下载注册app,网上买东西等等,其实已经把我们的信息暴露得够多了。相比于打卡的好处,这点不足几乎微不足道。在现在这个时代,数据虽然很重要,也非常有价值,但价值本身却是自己,如果为了现在的价值而减少提升自身价值的速度,但不是舍本逐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