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马森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今天我们就从三个方面一起来讲解非暴力沟通。
一、暴力沟通的定义
暴力的种类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的暴力,一类是隐蔽的暴力
身体的暴力:因非法使用武力,如袭击他人、剥夺他人自由等,而造成人身伤害的任何行为
隐蔽的暴力:指责、说教、否定、嘲讽、拒不回应、任意打断、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
暴力起因:施暴人因其内心的宁静遭到破坏而采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平
暴力结果:被暴力侵犯的人,在感情我们和精神上受伤,感到痛苦会转向冷漠、封闭自己甚至产生敌视
二、非暴力的定义
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慈悲、友情来主导生活。拒绝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暴力沟通方式——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就会开始做评判,往往用一些分类的词语,使人陷入是非之中,把人看作好人或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任或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等。
暴力沟通方式——进行比较
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在跟亲人、朋友、同事沟通时,不合适的比较也是暴力沟通的一种。
暴力沟通方式——回避责任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 可是我们却经常使用“不得不”这个词来规避自己的责任,用“你让我如何如何”来忽视自己情感的内在源泉。
暴力沟通方式——强人所难
我们对他人做要求时暗含命令与指责,尤其是发生在父母、师长或领导那里,这些角色认为他们的职责就是改变他人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规则循规蹈矩。
三、非暴力沟通要素
非暴力沟通五要素:
观察 :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
感受:此刻,我的感受如何
需求:说出哪些需求(或价值、愿望等)导致怎样的感受
请求: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观察:非暴力沟通不要求完全客观而不做任何评论,只强调区分两者的重要性。 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形中进行观察,并清楚的描述观察的结果, 原因: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体,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并反驳。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 —克里希那穆提
感受
感受的起因: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
区分感受与想法:我觉得你不爱我。” 你要离开,我很难过。 你真可恶。(想法) 我想打你。(想法)
需求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区分请求和命令:
如果没有被满足,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听到命令,一个人只能看到两个选择,服从或反抗。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
四、非暴力沟通目的

非暴力沟通,成熟的表达方式:
观察+表达感受说明需求+提出请求
观察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表达感受与说明需求:能够勇敢、坦诚表达感受,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需求,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一个人高自尊的表现。
提出请求:能够明确并准确提出合乎情理的要求,是一个人敢于影响别人。

从以上三方面来讲,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的表达是一个人成熟度较高的表现,综合了观察能力、共情能力、表达能力、影响力等重要素质,是日常与工作等各种沟通情境下都适用的方法。
了解非暴力沟通后,该如何选择表达方式
这个听起来很难 这个听起来没那么简单 如果想要掌握这个技巧,可能需要投入一些精力 我想在沟通上有提高,所以我可能需要认真做个学习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