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论语:任重道远,多重才算重,多远才是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弘:弘大,抱负远大。

(2)毅:强毅,意志坚毅。


—题记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毅,因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将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责任重大吗?到死才能停止,这不是路途遥远吗?”

        古代的士,是指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贵族阶层或者读书人。曾子自己也属于这一阶层。他对士的希望是“弘毅”二字。

        弘,就是要有远大的抱负,那就是仁。毅,就是要有毅力,要能够始终追寻那个目标。



        这两个字,之所以配上任重道远,是因为,仁,是儒家最高的修行,放在自己肩上,不可谓不重。而求索的道路是与生命等长的,不可谓不远。

        由此可见,一个真正的士,是一生富有使命感的,这种使命不会因为职位提高就放下,不会因为利益获得就丢掉,不会因为生命危险就放弃。

        就像一个读书人通过科举获得高官厚禄,但是他不会放弃对仁德的追求,比如苏东坡,比如王阳明。就像一个时代的变革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国家,即使面对着失去生命也不改对使命的担当,比如谭嗣同,比如李大钊。



        “士不可以不弘毅”,在我们这个时代依然是使命般的召唤。

        读书人如果没有远大的抱负,就不可能拥有推动国家进步的学问,不可能有宁折不弯的脊梁。只有目标远大,才有毅力坚守学海的寂寞。

        为官者如果没有治国的使命,就不可能拥有放弃私我的胸怀,不可能有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只有以国为家,才有为国家死而后已的恒心。

        当代之中国,每个人都是士,以仁为己任,既管好自己,又影响别人,终其一生,便是“弘毅”之人。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