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窗外有颗茂盛的香樟树,就那么紧紧挨着窗户玻璃,每次风一吹,它就开始摇曳,带着沙沙的树叶声。
阳光洒在上面,光影交错,心情似乎也跟着摇曳起来。
当事人的咨询断断续续的,是个婚姻家事的案件。
大致是,奉子成婚后,发现所遇并非良缘,想要离婚,但是第一次法院并未判离,目前想要启动第二次诉讼离婚,可是在刚刚立案之后没多久便发现自己怀有身孕,且与起诉离婚的现任并无血缘关系,问我该如何处理,是否影响这次的诉讼离婚。
案件前提是咨询人与起诉离婚的现任育有一女,等于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怀有第三者的小孩。
“这个小孩,是打算留还是?”我问到。“打算留下来”,当事人回复。
“那会加速你们这次的诉讼离婚,但是您属于过错方,财产会少分甚至不分”我回复到。
其实这个案子并不复杂,当事人的诉求也挺简单的,不过在诉讼中会放大很多人内心的恶,而将案件的结果推向不可预知的风险。
反观案件之外的处事行为以及意识驱动,到更值得人深思。
第一次婚姻关系的不尽如人意,有奉子成婚的原因在,也有双方家庭的干扰因素在,可最终走向这个结局的,都是当事人本身。再次怀有身孕,似乎又是不明不白的关系中,被动的推着她走,她想要的是什么呢。是需要律师的帮助嘛,也许是,目前来看是的。
可意外的小孩是无辜的,带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并没有经过他们的允许,但是却要受父母关系动荡的影响而背负的比别人更多。每一次感情也好,关系也好,都应该想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草草开始,注定会草草结束。
而当我们还没有想好的时候,命运的齿轮会重复上次的课题,反复试探你的答案,直到你给出新的回应。
也许中间我们需要背着一个问题走很久的路,经历很多不一样的事,直到因果成熟,问题自动脱落,并没有想象中的答案。
窗外的树仍在晃动,让人不禁联想,是风动,还是树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