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行动营12期复盘】烈焰二连-二排-26号-小田田
进小排群的第一天,我看着屏幕发懵,快速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却什么特长都没抓住,我感觉很慌。既然已经进群了,硬着头皮还是要上的,我给自己的对话框试着录了4条语言,然后转发到群里,却只能看到“[语言]”的字眼。
霎时间,我的眼泪开始往下掉,双眼透过泪水依稀看到屏幕上在鼓励我的老铁二喵、一雄、浅浅、菊姐。1分钟后我擦干眼泪,不能让大家等我太久,具体说了什么我已记不清,只记得发现了自己“玻璃心”的特点。
如果你问我在行动营里哪一刻让我最想放弃,是这个自我介绍没错了。
01 越参与,越收获
预备期时招募小助手,我报名了点评组,每天至少要看5篇文章。在这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很优秀的老铁,写出各种文体、风格、题材的文章,每天都有新花样,让我大开眼界。
正因为承担着小助手的责任,才推动我去点评老铁们的文章,如果没有这个任务,我想我不一定有这个意识去多看、多学。
同时,在导师分享的快速阅读法和大大们的思启分享的引导下,我慢慢地也有了一些思路,我的输出也获得了点评官们的肯定,《干法》清单体写作的《爱吃奶酪的老鼠,做出了最好吃的奶酪》和《清单革命》主题写作的《爷爷的“清单式”陪伴》获得了“今日最佳”,因此我也当了两次“午间分享”的嘉宾。《瞬变》主题写作的《感性和理性的“和事佬”——大脑》获得了“最佳提名”。
02 一张纸和一支笔
我完整地重读了一次《小狗钱钱》,开始写成功日记,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2天。在这段时间里我不断优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
我在一页A5纸的正面写上成功日记,背面则用一半的篇幅应用《清单革命》里的要点,列出第二天的任务清单;另一半的篇幅应用《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里的发现故事,写下认为当天值得一提的事情。等到第二天再回头检查当天的任务清单是否完成,做好标记。
另外,我已经整理好了近300张的单面A4纸,运用《零秒思考》的方法深度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但这只有一个月的量,确实有点废纸)
03 记录时间开销
一天一天过去,书也看了一本又一本,我逐渐发现读书的魅力,那么多好书我不去看,每天躺着看综艺、玩游戏是多么愚蠢的做法。
看完《把时间当做朋友》,我找了一些记录时间的工具,包括番茄ToDo、时间块、嘀嗒APP等,最后我选择了时光序APP,里面也有番茄工作法的25分钟专注功能。要想和时间当朋友,第一件事当然是感知时间,我想专业的工具能帮助我记录时间开销。
2月21日《微习惯》清单体写作当天的每日一问是“打算应用微习惯,为自己养成以下习惯”。我的回答是每天阅读1页纸、每天记录感悟50个字、每天晚上给第二天定3个任务。这三个微任务的提醒工作我也交给时光序APP,为大脑腾出空间,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想做的事情。
04 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
还记得2月20日开营仪式那天的“每日一问”,想象你平常的一天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多还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多?整体来说,你会不会对新的一天或者将要到来的一周满怀期待呢?我当时的回答是在工作上不得不做的事情多一些,也对公司内部的官僚风气抱怨了一番,这样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不太可能。
现在的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官僚风气上,我想是《干法》里的观点启发了我,我开始思考我每天要至少花多少时间在我这个岗位的核心工作上,开始思考我要熟悉哪些我鲜少接触的工作,我开始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对自己的工作也更积极主动。
05 打卡生活告一段落
入营之前的两年内,看完的书一双手可以数得过来。来到行动营,就是因为被“干掉烂怂拖,提升读写说”这十个字打动了。在大大们每天的催打卡陪伴下,早起22天的打卡生活到此结束。
现在不用再早起打卡了,虽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但我还是开心再也不用逼着自己强撑着起来,到打卡期的最后一天眼睛疼得炸裂,还得请领导批准我早点回去休息。《早起魔法》里的不固定时间起床会更适合我,根据前一天晚上的休息时间进行灵活调整,这样我的眼睛肯定表示OK。
还记得2月17日预备期的第一天,我因为不知道如何介绍自己而感到沮丧、哭泣,有这么一群鼓励我、支持我、陪伴我的优秀老铁,总有一天我的玻璃心也能练就钻石心,遇事不轻易气馁。老铁们,感谢遇见,感恩同行,希望行走在江湖的路上还有我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