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mer教练学习心得分享——冰敷引发的自我探索

作为一名Ohmer,一直希望能帮助教练自主的思考、学习,面对一个问题能去查阅有关资料,客观的推导分析,验证逻辑分析得出的结果,并和更多人分享沟通。俗话说“教是最好的学”,做教练有这样的体验,在外参加学习后,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客户身上,通过实践验证,对学到的知识印象加深,然后和同事交流学到的内容,对知识有更加清晰认知的同时,还能有效地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Ohmer推出的“姿势动作训练专家”研习社正是一个这样的平台。


在10月24日,研习社出了一道题:





正确答案▼

AB

但对于大部分教练来说,很熟悉的内容(选项A的冰敷),却在“社员之家”中引发了争议。



冰敷,在大部分教练员、治疗师甚至是医师眼中,这是一个“傻瓜”问题。崴脚了肯定要冰敷嘛,RICE原则,冰敷,加压,抬高患处和休息。

我以为这会是一个常识问题,结果在研习社中看道路不一样的风景。


追求辩证的看问题,郭社员提出自己的观念——RICE原则存有疑虑。在罗列几条证实自己观念的依据和逻辑,并听完他的分析后,有的社员赞同并表示自己也了解过相关信息,而也有的社员提出,那应该怎么处理才最为合理,冰敷是不是就此不用了呢?


科学本身就是不断质疑以前的观念内容,然后反复验证提出新的理念,实验得出结论然后推翻旧论的一个过程。


我被这些讨论深深吸引住了,而且特别想知道冰敷到底会怎么样,然后我们该怎么做,有没有论文或文献能作证冰敷的对与错?


我开始疯狂的谷歌,最终找到了相关依据和如何有效运用冰敷的条件。


2004年同样发表于《美国运动医学杂志》的一篇论文发现,几乎没有证据能表明冰敷和加压包扎的成效要比单独加压包扎来得好。

2013年发表于《美国运动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虽然冰敷延缓肿胀的症状,但并没有加速肌肉损伤的恢复。


在受伤后,身体会动用自身的免疫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来自我治疗,这个过程叫发炎,身体向局部组织输送氧气,免疫细胞,营养物质,血管也会扩张,这是对机体有利的。但是伴随的红肿胀痛的组织会让我们感觉到很不适。冰敷局部会使血管收缩并阻碍血液输送炎症愈合细胞,冰敷数小时后血管才会打开,此时部分组织会因输血不足而死亡,更有甚者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2014年一篇发表在《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ogy, Arthroscopy》杂志上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那么到底该不该冰敷呢?


需要冰敷但是要限制使用。刚发生闭合性损伤,比如崴脚后,要考虑局部出血的问题,肿胀出血过于严重的话会给后期康复带来麻烦,这个时候就要冰敷,但过了六个小时就不要冰敷了,身体具有凝血机制,不会局部出血了,此时冰敷就是阻碍了。


一个问题,分歧的观点,促使我们去查阅资料得到相对合理有益于操作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同视角,(若没有这次的视角,可能还以为冰敷就一定是好的)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查资料,严谨的逻辑,客观的分析,总结实际操作方案)这就是当下我们最需要的“学习”氛围——能够有一群人,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辩证”的交流,在交流中完善自己,而不总只是以一个“嗷嗷待哺”的姿态,盲目的吃进所有。

走出学习的舒适圈从嗷嗷待哺到自食其力。我们在OM研习社等着你。


我是吴苏,一个探究身体训练奥秘的教练

研习社加入请扫二维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崴脚是跑步急性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路面不平整、越野跑、夜跑看不清路面、下肢疲劳,都有可能崴到脚。那些体重较大、...
    易舒清阅读 5,111评论 1 3
  • A robber robbed 3000 dollars at the bank. But one day he ...
    薛诗雅阅读 198评论 0 1
  • 愿你所得过少时,不会终日愤愤; 愿你所得过多时,不必终日惶恐。 ——东野圭吾 ​​​ 感恩早起,心情平静,和内在小...
    嘉丽lau阅读 23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