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成为管理者,那你必须知道这几种管理原则(1)

管理学历史悠久。18世纪80年代,致力于管理的先驱者们用他们的才华和智慧总结了能够使得管理更加容易更加有效率的实践经验,而这些经验历经长达200多年的检验,大浪淘沙,成为当代管理学不可磨灭的闪光点。

1、劳动分工

1776年,亚当斯密在发表的《国富论》中指出,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经济优势。劳动分工就是指将工作分解为狭窄的、重复性的任务。他举了一个例子,在制针业中,如果10名工人每人都从事一项专门的任务,那么他们平均可以生产约48000根针,但是,如果每名工人单独完成全部制针业作业,那么他每天甚至难以完成10根针。因此他得出结论:工作专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泰勒的“生铁块搬运实验”、弗兰克的“砌砖实验”等都证明了劳动分工的有效性,法约尔、韦伯等同样倡导劳动分工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中劳动分工同样运用于不同组织的不同方面,例如医院的外科手术小组不同成员执行专业化任务,餐馆的厨房人员完成不同的工作,或一支足球队中不同成员的不同位置等。总而言之,劳动分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2、统一指挥

法约尔14条原则中提出了统一指挥的重要性,统一指挥,即每位员工应只接受一位上司的命令。假设这样一种情况,某生产拖鞋的车间设有一位主任,两位位副主任,三位主任实行共同领导。某次有一份订单,由两位副主任共同负责,第一位下的命令是生产黄色的拖鞋,当生产到一半的时候,第二位副主任过来视察,说黄色的太俗气,下令重新开始做蓝色的,但第一位副主任认为已经做了一半了,为了节省成本,不用重新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听谁的?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样多头领导,很容易让工人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3、秩序

秩序意味着人和物应该在正确的时间位于正确的位置。组织里的秩序通常是与制度联系在一起的。组织需要建立合理的秩序以规范员工的行为。熊猫快餐所秉持的原则:“如果员工的生活是一团乱麻,那我们就无法期望他们在工作中有良好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秩序是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日在知乎上查阅了关于“运营”等话题,收获不算多,只能算模糊的知道了一些运营需要做什么和浅层面的怎么做的问题。而花...
    莫颜云月阅读 3,821评论 0 3
  • 别说时间过得太快,谁都知道。但它真的走得太快。翻翻这一年的计划执行情况,跑步不到100公里,电影不足20部,读书不...
    嗯哼嗯阅读 2,744评论 1 2
  • 故事概要 2月14日,我坐上了MSC抒情号邮轮,这是我第一次以“邮轮”这种方式出门旅行。报名时,工作人员说“乘邮轮...
    露与安宸阅读 4,270评论 1 0
  •   学习android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写自己的APP,并且分享给亲朋好友使用,所以想写这一些列的文章,来记述写一个...
    BigTotoro阅读 4,304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