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剧里有卧底身份的人在执行重大任务之前,常常会这些画面:男人系领带、扣扣子,女人理发型,涂口红……
特写无限放大,镜头无限延长,看得多了,难免吐槽:任务那么紧急,还在这里摆姿势整造型,导演是不是又低估了观众的智商?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穷困潦倒,着一身破败长衫,常挂着满脸伤痕,可隔一段日子就会到咸亨酒店要两碗酒、一碟茴香豆。
我们一边读一边生出些嫌恶:靠偷书过活的穷书生,还要装出一番生活质感的样子来。
王琦瑶是王安忆塑造的上海姑娘,命运弄人使她成为“平安里”的年轻寡妇,带着女儿自谋生路。
可无论是煮一碗酒酿圆子,围着火炉烤油栗子,还是请客张罗一桌家宴,都有她的细致与不苟,她在上海弄堂的家长里短中活出了一番别样的风情。
这些被导演和作家安排的行为看似矫情造作,实则是某种形象助力,使卧底蒙上一层无畏赴死的英雄主义面纱,使孔乙己在腌臜生活中还像是一个读书人,使王琦瑶永远都是上海姑娘……
除此之外,它们更是一种自我角色的仪式感,驻扎在人物内心,使他们做好准备,进入扮演的身份。
那么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仪式感又是什么,我们需要它吗?
莎士比亚说:“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只是演员,上场下场的各有其时。每个人人的一生中都扮演着许多角色。”
父母、子女、伴侣、朋友、同事……我们在纷繁多变的角色间切换忙碌,常需要一些特定的仪式作为承上启下的一段阶梯,我们拾级而上,以求不踩空、不晚点。
上班前必须泡一杯茶, 下班时一定买一束花,洗手作羹汤要放摇滚乐,每天准点跟家人道晚安,周末看电影缺不了爆米花……
当这些“必须”、“一定”的仪式直抵内心深处,“叮”的一下戳中某一根神经,发条被上紧,你意识到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将要做什么。
仪式变成了你的感觉、知觉,调动你的心智,维持你的行为,使那些身外之人、事、物与你发生了真实确切的关系,仪式便升级为“仪式感”,它专属于你。
仪式感像一个警钟,当它敲响,你眼前的大幕才将拉开。
林森曾是背井离乡在城市奋斗的小镇青年,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在经理身后,往来于各个写字楼负责递名片、陪笑脸。
所谓的业务提成微不足道,每月收入仅供支付最朴素的衣食住行。
林森有一个不太符合其消费水平的生活习惯,每周一早上都会在公司楼下的星巴克买一杯咖啡,无论寒暑晴雨,隔着落地窗都能看见他坐在沙发上捧着咖啡啜饮。
同事们私下常揶揄他:“一个小助理,平时吃个盒饭都不见一点荤腥,装的那叫一做作!”
林森也略有所知,却充耳不闻,继续每周一的咖啡之约。
时隔多年,林森与朋友在咖啡店闲坐,看见窗边有一个目光如炬精神抖擞的年轻男生,示意朋友看一眼:“我当年就是他。”
跟朋友说完当年的事,林森感叹道:
“每次喝着那杯咖啡,都像是在进行某项庄严的仪式,仪式结束,我才能抬腿进公司,做一个不畏劳苦,只求上进的小员工。”
林森省吃俭用,宁愿每周下班步行回家,只为了喝一杯装模作样的咖啡吗?
“喝咖啡”对当时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林森来说,并不是放松与休憩,而是有些负担的享受,是设计好的出场仪式,是需要操作的内心开关。
只有继续不辞辛苦,下周、以后、此生才能不间断地喝到这杯咖啡。
王尔德说:“生活在泥沼中,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并不是每个人都在泥沼中,可更不是每个人都一抬头就有星光入眼,仪式感便成为内心的微光,它可能羸弱但持久,让你在身处之地与向往之境的差距中生出强烈的自知、自省与自律。
就像十一长假,有人偏要去天安门广场挤在人堆里看一眼升旗仪式,有人喜好聚集一帮亲友热闹非凡,有人就宅在家里开一瓶酒看几部电影。
这些个人选择的方式构成了现实人生的仪式感,可能简单易做,或许复杂繁琐,更甚者杂乱无章,与惯常意义的仪式秩序、规则相悖,可它们都是脚踏实地的人用辛劳换来的酬劳。
这份酬劳不能让人在此刻完全享受愉快,可它让你尝到愉快的滋味,让你不愿失掉愉快,只能奋起直追去获得更庞大的愉快。
用仪式感点燃的灯火闪耀如炽,足以照向你伸手想摘的遥远未见的星,提醒着自己:那里有星空,而我属于那里。
一件小事或一种生活方式便使人与自我之间的仪式感得以成立,那么人与他人呢?仪式感的养成是庞大浩繁的工程吗?
“意映卿卿如唔: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控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这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黄花岗起义前给妻子写下的诀别信,千字有余,字字珠玑,感人涕下。
它是即将赴死的林觉民满腔衷肠的传递,更是给予深爱之人的告别式,庄严而凝重。
手书于方帕上的《与妻诀别书》或许轻如鸿毛,可跨越近百年,这份以爱之名所培育的仪式感却依然重于泰山。
现代社会人们的交往依赖于工具,各种社交软件依附网络成为不可或缺的联络手段,亲密关系成为微博上的“特别关注”或者微信上的“置项聊天”,从熟悉到陌路只需删除或者拉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愈发轻松便捷。
交往成本的低廉和人际关系的骤变使现代人习惯于计较付出与回报,将所有的内心世界都附着于机器中,一动便知,却也一碰就断。
一通电话、一条微信甚至一套表情包就能建立的沟通的确符合现代的人的快节奏与高效率,可毋庸置疑,它们成为杀死仪式感的“凶手”之一。
书信笔墨中藏下的深情厚意和荡气回肠皆付之东流,不再为人所寄,飞鸽传书的急切和见字如面的展颜也尽如落花,不再有人所托。
当家书不足以抵万金,家书所能带来的仪式感便被计较得失的人们视作草芥,弃之如敝屐。
手写信件不是唯一的方式,可它动手而牵人心,心动而情发,自然成为了仪式感的绝对化身。
认真经营的仪式感,是你为自己所在的关系搭建的房屋,不管是高楼大厦还是茅草陋室,它的回报,是你对投入情感的自己的尊重与交待,是你在人世不枉走的记忆与明证。
每一场值得珍重的交往,都可能因仪式感的浇灌而长成花田遍野,也可能因仪式感的根植而结成散不了的交情。
咖啡比水贵,递名片比直报姓名麻烦,手写书信比打字费心……
你觉得它们都是没必要的物质花费和心力消耗,可你不知道的是,咖啡能帮你燃起热血,名片能使你身有所寄,落笔为字更能让你情知所起,一往而深。
仪式感并不是用来作出新花样的手段、装扮新皮囊的工具、浪出新名号的中介,而是你在百态人世中争得尊严与体面的姿态,是你与世界、他人相处的状貌。仪式感也不是使某个日子区别于其它日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于其它时刻,而是让以后庸常的“它日子”都与今日一般非凡,让此生黯淡的“其它时刻”都与此刻一般耀眼。
京剧有唱词:“我本是卧龙岗上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仪式感虽不能替你冲锋陷阵,手刃沙场,它策马挥鞭却能为你保定乾坤。
而你的乾坤,不正是大幕拉开后,你拼力在芸芸众生之中要活出的样儿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