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一直這麽覺著
然而實際上有的時候研究人讓人感到厭惡
原來人性毫無意外
最初研究是爲了找到共同點
方便溝通
研究著之後
突然生出一些厭惡感
想吐
然而這衹不過是 我逃避時的情緒
我知道他不夠客觀
所以就當是我踩了狗屎的不爽發泄
做研究怎麽能失去好奇之心
有的時候看向鏡中的自己
那雙眼睛
從小就令我感到害怕
越看越覺得鏡中人不是自己
從鏡中傳來的那種冷漠與戾氣令我不寒而慄
盯著眼珠子看的時候
越發覺得那裏面的人 眼神怎麽如此凶狠
我看你衹不過因爲好奇
而你看我 充滿了凝重
嚇得我 每每將鏡子蓋下
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論文寫不出的時候
精神沒什麽寄托的時候
鏡中的我看起來頹廢無比
試圖想擁有明亮的眼睛
看到的是一灘凝固的死水
仿佛一個中了巫毒的座敷童子
毫無靈氣
然而日子還不是要一天一天的過
就如同每一個夏天走在校園裏被熱浪侵襲
聽著樹上的蟬鳴一陣又一陣的響起
步子一步又一部艱難的邁出
無法選擇停留在哪個地方
必須得有一個目的地
直到額頭開始沁出汗珠
滿臉忍耐
撐傘盡量行走于樹蔭下
驚訝於別人的輕鬆與歡快
哎
世界大概就這樣
你所面臨的不過衹是一個再小不過的困難
卻不愿去突破
別人走在了你的前面
你卻心有不甘的嫉妒
冷嘲熱諷
可你有什麽資格
有些時候,我真的有種令人厭惡的清高
自己分明不怎麽樣
應該得罪了不少人
也傷了不少人的心
諸如我特別看不慣一個人爲了籠絡所謂的“朋友”使的各種小手段
爲了大家犧牲了自己
但卻要求著別人也給他們相當的回報
如若沒給,他便自怨自艾
覺得你不夠朋友,不想跟你繼續做朋友了
這和商業上的交易有什麽區別
自己的決定妄圖代表大家的決定
結果沒能做好自己一個人承擔的覺悟
最終自己一個人面對時感覺受到了全世界的背叛
我並不覺得這有多高尚
世界一開始就不會站在哪個人身後
最好認清楚這一點
因爲“自己”是多麽的弱小
沒有力量就不要逞强
所以就得孤軍奮鬥,沒什麽朋友
對於朋友的這個要求開始走向了二元的兩極化
一極要求奇低,衹要朋友可以在我面前展現出一面讓人欣喜的時刻就好了。
無論是某個興趣與我一致
還是某個話題看法相當
或是待人做事風格互相欣賞即可
所有的一切不需全部擁有,衹要有其中一項契合
我就認定你是我的朋友
不談深淺
起碼在一起時我們能夠進行愉快的溝通與討論
這就足矣
另外一極
難以言説
但確實存在,類似于靈魂伴侶
我們不需要聊天,因爲我們已經過了那個階段
我知道你無比地信任我
我知道你也知道我是多麽地信任你
因爲有了這樣的朋友
才真正意義上的將我從孤獨中解脫出來
這世上有沒有靈魂伴侶?
我不知道。
絕大多數人還是願意相信有。
我的答案是,那種短暫相遇就能夠觸及靈魂的人,一定是有的。但不會成爲伴侶。
伴侶的一個重點在於陪伴
陪伴意味著一些狀態,無論是精神上,亦或是生活上
“要一直都在”
斷了
就沒了
某天我突然發現
今後的人生中我不會再在擁有那種一大段跟某一個人朝夕相處的時間,
這相當於我不會再有對某個人瞭解至很深層次的機會時
我意識到
靈魂伴侶這種東西已經從我的人生中離去了
我最最信任的朋友已經飽和
再有新成員的可能已經很小了
所以不想再做多餘的嘗試了
我不想再刻意的去交朋友了
每個人説的話我都愿意多聽一聽
願意來找我的朋友我都好好珍惜跟你們説話就是了
不愿來的,我們就各自嵗月靜好吧
説真的,原本心中煩悶
就打開筆記本隨意寫點什麽
我也不知道思路的核心在哪裏
逐漸説完之後,心中舒暢不少
文字這種東西,還是很適合我的
感謝自己多讀了幾年書
最近因爲一些人際關係令我有些煩悶
然則實在是自找麻煩,不必多想
來臺灣了很久,也沒怎麽寫過臺灣的事情,期末要交心得體會了,得認真的寫一寫。
用文字來内省是極好的
希望你牢牢記住
最近你説的話有點太多
想要表達的欲望有點太强烈
大概會令別人不舒服
以後聼別人説話切記不要先否定
請認真聼別人説完
在合適的時間和場合下再説出較爲合適
尤其是對於朋友們
不能因爲別人的偏愛就活得太過任性
沒有人願意接受你的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