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寄处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但人生来就具有的情绪,寄托于何处呢?

        每年都有的节日或许有着不一样的风景。日前世界科技发展迅速,手机已得到普遍使用。调查发现,现代人上至六十老者,下至六岁小孩,都普遍拥有手机,并且现代软件更是层出不穷:微信、qq、微博  ..而那些一年一度的中华传统节日或西方节日,都有了些不一样的风景线。

        过去, 春节,人们高兴地”赶年兽”拜新年,喜庆;现在,春节,人们高兴地”集福字"抢红包,喜庆。过去,端午,人们欢喜地包粽子,吃粽子,开心;现在,端午,人们欢喜地拍粽字,求点赞,开心。  过去,中秋,人们伤感地看月亮、庆团圆,幸福;现在,中秋,人们伤感地发微博、发朋友,幸福。过去……春联、拜年、吃粽子、看日亮、庆团圆……这些都是人们情感的寄托之处,而集福、发朋友也算现代人一种寄托情感的方式了。

        然而,当这些方式逐渐得到了普及后,它的反面作用随之而来。母亲节人们不再常回家看看,回去陪陪母亲了,而是在网上发布连自己母亲都没有参与的  “虚假”故事,以此来传播母爱的伟大,当真热闹非凡啊!  如此隔空抒情的方式,对于确有其事却又不善表达的人或许不失为一种“示爱”的好方法,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况且这种“示爱”的方式,还是抵不过子女爱的拥抱啊!莫要让朋友圈代替家成为你作为子女对母亲的爱的寄托之处。

        曾记否,那“临行密密缝”时的万般叮嘱;曾记否,  那送你远航的不舍目光;  曾记否,那夜半提扇为你扇风的芊芊细手;曾记否,那工作回家为你做饭做菜的孱弱身影;曾记否……记得,都记得,我们都记得,都记得那倾斜的伞,记得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眼神,记得那游子归家时,她脸上洋溢的一抹欢喜......断肠的岂止远客他乡的游子,还有等游子归家的母亲啊!

        情感的寄处,数不胜数,而对母亲爱的最好寄处,不正是身处家中盼子归家的母亲吗?而她,最需要、最渴望的礼物,也仅是子女的陪伴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小雨 冷 今天我和我的同学参加了游考嘉年华。我们先进游考嘉年华的门。我的第...
    李欣妮阅读 263评论 0 3
  • 阳春三月,每天都是好天气,每天都是阳光明媚、花香四溢,每天都是被幸福包围。 在这春日清晨的阳光中,忍不住开始回忆过...
    自由的阿涛阅读 1,874评论 6 137
  • PopupWindow在recyclerviewAdapter 中粗略写法:xml图:
    蓦然恨阅读 211评论 0 1
  • 谈了一场两年的恋爱,不知道它还会不会继续下去。今天,在操场,我哭了,只因为电话里的那一句“你又这样。。。”无数次的...
    特洛木马阅读 29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