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扎实深入开展,通过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一大批作风正、能力强的好干部脱颖而出,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四下基层”作为转变作风、锤炼干部的有力抓手,以“歇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得”的紧迫感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领党员干部在乡村一线干中学、学中干,确保干部下基层常态化、长效化。
以“歇不得”的责任感锤炼“燕子垒窝、蚂蚁啃骨”的韧劲动真碰硬“干”。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在“挑山工”登泰山故事中: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的地方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会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会更困难。而在《挑山工》一文中,有位“挑山工”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作风建设恰如登泰山,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挑山工”精神,将作风建设整治“之矛”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带着问题“四下基层”,主动出击,以严而又严、实而又实、细而又细的行动推进转变作风一刻不停、一步不让。
以“慢不得”的危机感锤炼“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坚持不懈“抓”。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万山拦。作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百米赛”,而是久久为功、锲而不舍的“马拉松”,更是一场输不起也不能输的政治斗争。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零容忍、无禁区的态度,坚决向作风问题“亮剑”,对存在的作风问题贴上“双面胶”,滴上“502”,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惩治作风不良的“老虎”“苍蝇”,坚决让其跑不掉、挣不脱。将制度“笼子”扎细扎密扎牢,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不给“钻空子”“打擦边球”的机会,盯紧重要时间节点、重要岗位、重点项目,寸步不让、露头就打,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确保党员清正廉洁、作风优良。
以“等不得”的紧迫感锤炼“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毅力驰而不息“纠”。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作风建设有犹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放缓则退;又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弃滞则废。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党中央释放出“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强烈信号,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决心、久久为功的韧劲,思想上不放松、标准上不降低、力度上不减弱,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作风建设是爬坡登高,越往上爬越应“咬定青山”,对敏感问题坚持原则立场,对顽瘴痼疾重拳出击,对整改落实紧盯不放,以雷霆之势治顽疾、驰而不息纠“四风”,不断巩固拓展整治成效,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通讯员:沙妍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