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馆丨无理占座、乱扔垃圾、甚至叫停公车,你见过“公交巨婴”吗

能够做到体谅他人,是公民的一种人格升华。

01 

每天上下班,我们总能在公交、地铁上看到一幕幕巨婴行为大赏。


有无脊椎动物,背靠柱子,让人无处可扶。

有一言不合练起体操,翻转、引体不停歇。

有大音量外放视频,让你置身狗血剧情,感受爱恨情仇。

有一人占几个座位,拉伸筋骨延年益寿。

还有吃韭菜饼、榴莲、螺蛳粉等,让车厢回味飘香。

更有争分夺秒剪手指甲、脚指甲,仿佛天女散花,在车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看着群魔乱舞,让人深感素质之低。


这些公交巨婴,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把公共交通工具当做自己的家。


为所欲为,严重缺乏公共道德。


实在让人唾弃。

02 

在不少人观念里,只把事物进行简单区分。


要么是我的,要么是别人的,别人的和我没有关系。


公共地方,不是自己的地方,自然不需要爱护珍惜。


导致各种不文明行为,严重“污染”公共场所。


比如把脚踩在扶手杆上。

任由孩子穿着鞋子在座位上活蹦乱跳。

嗑瓜子、吃小龙虾,把垃圾丢一地。

甚至在车厢内随意大小便。

相信他们在平时,不会这么糟蹋自己家的地方。


可这是公共场所,与自己无关。


座位弄脏了,自己不坐就是,一地的垃圾,也不用自己打扫。


根深蒂固的陋习,让他们对公用概念严重缺乏认知。

 

公共意识和契约精神,是时候在公众中提升起来了。

03 

不少人认为,没有公德心的人都是文化水平低下。


所以通常在遇到不遵守公共道德的行为时,只会摇摇头。


心里说一句“没教养”,或者“不懂礼貌”,根本不会去阻止或者教育他们。


其实,是否有公德心,并不和个人文化,地位有关。

在南京地铁早高峰,一群农民工师傅看着一班班列车驶离。


却迟迟不愿上车。

有人不解,上前询问。


原来他们不肯上车的原因,是怕自己携带的行李影响到其他乘客。


还说:“年轻人上班赶时间,我们不赶时间,让他们先走。”


于是,足足等了2个小时,他们才搭上列车。

在空荡荡的地铁车厢内,一位疲惫的妈妈抱着熟睡的孩子。


因怕孩子鞋子弄脏座位,她把自己的背包垫在孩子脚下。

还有一位年轻妈妈,怀里的孩子已经熟睡。


为了不让孩子的脚弄脏座位,她一直用手托着鞋底。


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同样的姿势,直到下车。

社会公德,不仅是每一位市民应该遵循的行为方式。

 

更是在公共场所,与他人和谐友好相处的做人根本。

 

拥有善良体贴公德心的人,不论身份、年纪,都能让人心头温暖。

04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公交巨婴,劣根太深,死性不改。


但绝大部分,其实本质不坏,只是缺乏认知和同理心。


要知道,能够做到体谅他人,是公民的一种人格升华。


我们可以适当提醒,让他们变得更好。


试想一下,如果能让原本没有公德心的人,做出改变,学会体谅,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那么,我们跟缺乏同理心的人,应该怎么沟通交流呢?


首先,他们大都是很敏感的人。


当你试图表达你的情绪,像不屑、愤怒、讽刺:

“你这人怎么这么没素质?!”

“这里是公共场合,就不能注意一下?”

“没看到车厢很多人吗?”

这样得到的绝不是善意的理解,只会增加他们的愤怒和负面判断。 


所以,不要把愤怒或判断强加到他们身上。


直接指出事实和你的想法:

“不要靠着柱子,其他人也需要扶手。”

“外放音响有些大,会影响其他人,麻烦使用耳机。”


用这种方式交流更容易,因为他们不会觉得受到指责或感觉羞愧。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


地铁上明明很拥挤,可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要背着双肩包?


题主认为,在拥挤地铁上背着包会很不舒服,同时非常占空间,还经常会剐蹭到别人身上。


如果人们能养成把背包取下来拎在手上,或者放在地上,又或者背在前面,这样的又灵活,又省空间,也不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


不少网友表示,平时认为自己已经很有素质,很替别人着想,却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


由此看来,不要总把别人想得那么坏,遇到不文明行为,善意提出,大家相互理解,提携。

 

久而久之,相信我们的下一代就会有所变化。

05 

从古至今,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


礼仪文明,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讲“夷夏之别”,就是文明和野蛮的区别。


标准是看是否“知礼”。


正所谓人无礼,禽兽也。


在公共场合,讲究“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


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


这样才能给其他人最大的行动空间。


古人尚且懂礼,作为素质更高,更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


要是再不懂礼,在公共场所不遵守社会公德。


岂不是令人汗颜!

其实,不管在公交、地铁,或是其他公共场合。


人和人挤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利益之争。


要想让大家都尽量舒服,最需要的就是两件事:善良和素养。


善良让我们彼此体谅,彼此为对方着想,并愿意为彼此做点什么。


素养让我们言行得体,保持合适的礼貌和分寸。


不冷漠,也不过热,不只顾自己,也不道德绑架他人。


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人都有良好的教养,有温暖的人情味。

 

那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到和谐又惬意。

 /今日作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