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秋叶大叔用超高质量的分享,传授给大家自我定位的全面系统的方法技能,仅讲义就写了2.4万字,干货满满,说实话我听了5遍才懂。
1 难以回答的三大问
这场干货分享的正确打开方式,是问,不是听。是问,不是听!秋叶大叔为我们搭建一套思路去问自己,问市场,问世界。
我尝试回答这三大问:
一问,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问自己:我是怎样的人?我欲去往何方?我有什么,我要什么,我不要什么?
二问,整合充足的信息后问外界和自己的链接:有哪些可能,没有哪些可能?哪些是路径,哪些是妄念?
三问,抛开外界问初心。当融会了重重信息和条件以后,也许我们已迷失方向,或纠结或迷茫。这时再直面初心,将问题回到纯粹,更可能找到坚定的选择。追问我的动机是什么?
我的天,这三问哪有那么容易想得明白!好,我循着秋叶大叔的思路一层层剥下去,解决一个个小问,最后再来回答这三大问。
2 什么阶段什么路?模型告诉你
在人生的很多个阶段,谁得人生不迷茫?在每一段的迷茫中,我们常常将迷茫放大而不知所措,倘若跳出来,置身局外来冷静地看会发现:人们往往在不同的阶段,被重复的问题所困扰,只是这个问题换了形式,你就没认出来。但即使是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的是不同的解。
所以,我们需要跳出迷局来做两件事:第一是认清自己所处的阶段,第二是找到符合这个阶段的合适解法。
定义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先从千丝万缕的乱麻中找到线头,然后抽丝剥茧地把问题码放得当。试着想想最近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你能好好地描述出来吗?定义和描述问题,不容易啊。
定义和分析问题的有效利器,就是建模型!
秋叶大叔的模型是这样的:
用风险偏好和能力水平两个维度建立一个矩阵。风险偏好啥意思?即更偏向于选择挑战性的还是稳定性的事情,通常经济实力越强、性格越喜欢冒险的人风险偏好越高。根据能力水平的强弱和风险偏好的高低可分为四种阶段。
低风险偏好 & 低水平:刚刚起步,能力不足,承受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先解决个人温饱,然后寻求突破。
高风险偏好 & 低水平:如果经济实力强、性格上喜欢冒险,虽然能力水平尚不高,但一开始就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方向,勇敢去搏。
低风险偏好 & 高水平:能力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或晋升,或换岗,或跳槽,给自己打开上升的空间。
高风险偏好 & 高水平:原来的赛道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胃口,到更大的舞台去。
有了模型,做选择就容易多了。就能从整体上认识自己,把握方向,一切变得更简单!
如果一直置身在具体的利弊分析中,你将会一片迷茫,患得患失。我们为什么会迷茫,想要的无法兼顾,已有的害怕失去对吗?这就是患得患失。
“你家门口有三路公交车,第一路陈旧老旧简陋,冬天冷夏天热,一次2块钱。第二种是观光车,宽敞舒适,一次2块钱;第三路是常见的普通空调公交车,一次1块钱。
假如现在你要出门,你应该坐哪路车呢?”
取决于你要去哪儿呀!你要去哪里,而那辆车正好能载你去才是正确的选择标准。假如你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儿,这些选项的好处和坏处的比较对你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发现了没有,找特征,然后建模型的好处是什么?
第一,明确了自己。第二,明确了重点,在明确的世界里做选择,而不是在浆糊里做比较。
第三,一条路不会错是因为它不标明方向,一旦标明方向,就有错的可能。我们不是在对和错中做决定,而是在对跟对,错跟错当中做决定。你明确出对错还用犹豫吗?巧克力和巧克力味的粑粑哪个更好吃需要选吗?
人生越往左还是往右的话,遇到阻力会越大。这时候这个模型是要坚定你往一边走的信心,你需要说服自己你是对的,你是值得的,否则你会回到迷茫的原点。
于我而言,我现在的能力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都不高,处在平稳起步的阶段。下一阶段呢?大家一定会觉得要么随着能力的提高而升级赛道,要么随着风险意愿的增强而选择赛道。可是,我们在现实和梦想间做的了这么泾渭分明吗?
坦白讲,我们其实没有办法随意选择赛道,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单位或职场上进步本职工作才是自己最靠谱、离钱最近的方向,但我们还是会想去坚持一些看起来更难、更不靠谱的妄念,想加上一个斜杠,妄念不是为了妄念本身,妄念是为了意外,为了拐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把提升本职工作的升级赛道和选择一个别的斜杠赛道结合起来在起步阶段是否可行呢?把这两者协调好,是不是我们值得努力的方向呢?
而事实上,这两条跑道大多不是相互矛盾的,是有紧密联系,互相反哺的。这一点,每个职场人都应该明白。
比如我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会让我的方案得到客户和领导的认可,对我的工作和升职大大裨益。比如学习思考模型,可以用于工作中问题的分析,用于处理与同事关系等等;反过来工作可以为另一份事情提供素材和经验。
两条跑道相互反哺,界限也没那么清晰,那么这两件事都将更容易坚持,发现其他机会的可能性也越大。当自己具备足够的知识和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的时候,再全力地、彻底地投入其中一条跑道,是不是也可以?
我很清楚,我目前在平稳起步阶段,后面的事情,坦白讲,我还没法预料,但我们要保持分析和思考,才不会让我们在未来错过那时候的选择。
这是秋叶大叔关于定位建出的模型,非常受用。放到其他场景下,或者我们关注的点不一样的时候呢,这个模型还适用吗?我们能不能学大叔一样根据自己的情况也来建模型呢?
所以,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尝试学习大叔一样建模型的思考方法。
比如,假如我们关注的是能力水平和资源,可以用能力水平和资源多少来建立坐标系,就将构成能力和资源组合的矩阵。
再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收益将发生阶段性的变化,可以用趋势图。高深的建模水平得花不少功夫去研究,但是简单的分析能力是我们必备的技能。我们没有敏锐的模式识别能力,但应当学着将自己熟悉的事物寻找一些特征,来建立简单的模型。
3 追问初心,原来你是这样的人!
有了方向再谈怎么走,所有的可能都要用初心来衡量。
人分三种:
伟人:轰轰烈烈,大起大落,人中之杰,极其稀有生物。
牛人:指有能量的人珍贵物种,他们能够发觉自己的潜能并将其发扬,代价是处理的事情多,活的比较累。
凡人:安静的普通人,不想活的那么累,代价是常常因想要更多但感到无力。凡人需要发现自己生活的潜能,不能总望着他山高,在自己山上其实有很多可实现的机会。
但是,很多人只有凡人付出却期待牛人的成果,这叫做妄念!
我们需要考虑期望背后的代价,这个代价你是否愿意承担?人生中的哪种选择都不容易,所以,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动机。
当我们在谈初心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什么,动机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假文艺,动机是追问出来的。
比如说,问你为什么想做牛人?因为我想赚很多钱。为什么想赚很多钱呢?因为这样小孩子会更有出息?为什么有钱了小孩子就会更有出息?因为可以给小孩请更好的老师,提供更好的教育。
注意,教育好小孩不一定只有靠很有钱,管理好自己、学习更多育儿知识也是重要的解决方法啊,不一定要走成为牛人这么难的路;甚至在成为牛人的路上,因为忽略对孩子的管教和陪伴使孩子离你认为的好教育目的背道而驰是不是反而更得不偿失呢!
越是回到初心,回到动机开始的地方,问题就越纯粹,选择反而变得更加清晰和简单。同时越回到初心,对选择也会更宽容。
秋叶大叔指出:成为牛人是结果,想赚钱是手段,这些都不是动机,但是容易被混淆成动机。动机真的得追问。
问题1:傅一声,伟人、牛人和凡人,你最想成为哪一种,最不想成为哪一种?
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我的座右铭,这句话包含了两个含义,“达”怎么样,“穷”怎么样,因为可能不一定成嘛。我非常非常渴望“达”,但不想要伟人那么大的达,成为牛人是我的期望。坦白讲,我想做牛人。
问题2:你为什么想做牛人?
答:两个原因,第一我想影响一部分人,第二我想赚很多钱。简而言之就是影响力和财富。
问题3:为什么你想要影响力?为什么你想要财富?
答:影响力是对我个人而言,我蛮在意精神需求,我的精神需求就是能够在好的方面影响他人,帮助他人,这会让我特别有成就感,特别开心。财富是对家人而言,我想让父母,家人过上有钱的日子,而且我明白,对他们来说钱这个需求别的东西替代不了。
好,继续。
问题4:我们一条一条来,你说你想要影响力,具体是指什么,成为明星吗?网红吗?还是在你公司的岗位上做出一些事情?
答:我先打个小比方,我上学时候最享受的事情是我会的题目很好地把别人讲懂了,让别人轻松地学会了,这是我最快乐的事情。类似,我想在某方面具有更高的能力,然后帮助这方面不足的人来提高。
问题5:那你去当老师不就实现了吗?
答:对,但我不想当学校里的老师。
问题6:为什么不做学校里的老师?
答:因为我觉得学校里教的东西没意思,而且还有很多条条框框,甚至和我所想、大家所需的不一样。我想要解决的是真真切切的各位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的问题,100分力气的事情,如果我能教你用50分力气就能解决,那该多好啊。因此,在线教育、培训师是追求的方向。请大家不要笑话我。
问题7:那你想在潜能营孵化什么方向?
答:我想孵化的是独立思考这个方向。我特别明显地感受到独立思考对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做事、说话都影响巨大。而在生活中我发现,大多数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如果它们能够独立思考,对提升幸福感、提高效率的作用将非常非常大。我曾经也想过好多其他方向,若问初心,我最想要做的是还是这个方向。
所以,为此我愿意去承担着背后的代价。我明白你在人生的某些阶段,需要将时间花在该做的重点上而不得不舍弃一些东西。在修炼成为牛人的路上,必须要全力以赴,加速成长,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这是必需的代价,是这个阶段的选择的代价。
秋叶大叔说:人看到自己能够承担代价的选择,往往更会坚持。
想得到但不思考要承担的代价,那叫随便说说;想得到但不愿意付出代价,那叫妄想的执念。妄念想想很美好,午夜失眠时可以让自己失眠地开心些,醒来后,依旧安静地走原路。
4 消灭可能
定位不是让你成为谁,而是让你选择不成为谁。
这个原则适用的地方非常多。比如找工作,就很需要先排除自己一定不要去的行业,一定不要去的岗位,避免在招聘会上做毫无头绪的疲惫战。更简单的例子,你被“世纪难题”——晚上吃啥而困扰,好,先想什么一定不吃,怕长胖不吃高热量、不吃辣的、不吃火锅、不吃麻辣烫,排除法一做,选择范围就小多了,瞬间轻松了好多。
不是发现可能,而是先消灭可能。
我们肯定做过这样一件事: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列个清单,完成一项划掉一项。但是请注意,这些清单上的点有什么联系吗,有凝聚指向的目的吗?
如果是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床,起床后干嘛呢?这个时间利用价值有多大?
如果是21天阅读打卡,阅读什么书?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愉悦身心,读书真的是你的愉悦身心的方式吗?如果是为了学习知识,和自己链接了吗还是“看起来很勤奋”?
我们做了很多看起来很励志的一项项小目标,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人生可能很多,但是适合你的选择不多。不及早定位,会因为信息过载而焦虑,会因为期望和现实的落差过大而挫败,会因打空拳而浮躁。
这应该是一场这样的战斗:把有限的精力用在一个合适的点上死磕,希望能有所得。不是选择可能,而是选择放弃。
那么,先停止做加法,做做减法吧。
把人生所有的梦想写下,然后去掉假梦想,去掉妄想的执念,去掉无用的“低水平勤奋”,挥泪删去一项项后,只留下1个。
这是排除思维,去掉无用项的干扰。在年轻时候,减少选择,一门心思做好一个选择反而能孵化出自己的潜能。
把时间花在对的方向,什么方向是对的方向?离钱近的方向。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两件事:自己在哪些方向有潜能?哪种潜能可以更快地赚到钱?
第一,怎样发现自己的潜能?更具体的讲,《发现自己的天赋》中提出四个找潜能的线索:倾听自己的渴望、一学就会的技能、容易融会贯通的领域、做了满足感超强的事情。
第二,根据线索,可能找到了自己的潜能方向,但这只是必要条件之一。这项潜能赚钱吗?应该去调研!这个方向市场规模怎么样?这个方向的牛人的待遇如何?自己的切入点在哪里?自己搞不懂,尝试上分答、在行等平台去咨询这方面的专家。
玩兴趣和有商业价值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兴趣是自嗨,不一定能赚到钱啊。
我问自己:哪些方面有潜能?哪些潜能能赚到钱?
就我自己而言,我在独立思考、项目管理、大学生答疑、融资租赁行业四个方向有潜能。
第一,大学生答疑方向,我离开学校系统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这可以作为我的公益或者和大学生保持持续沟通的途径,想变现,几乎没可能。
第二,独立思考,思考是个大方向,分支和延伸性都很大,运用的场景很多,找一个细分点领域的机会大。暂时希望出书来卡位和培训来赚钱。
第三,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市场规模大,用户多,单价高,体系相对成熟,但问题是轮得到我吗?我要多少年的行业积累才能在这个成熟的系统中分得一杯羹?
第四,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一个新兴行业,行业研究相对空白,从这个角度来讲机会很多。但是,融资租赁行业的细分非常多,每个细分领域的从业人员过少,我要成为行业专家仍需非常多的时间,目前既不适合我的变强,也难以变现,排除掉。
最后,我只保留了独立思考的方向,我的积累工作还不够,不敢画地为牢,具体细分还未有定论,自己理清楚了再请老师们帮忙诊断。
5 拼接可能
仅仅排除还不够,还得学会串联。串联是什么意思?串联的专业解释是首尾相连。放到内容创业上就是如何把自己的路径和资源好好的组织和串联起来,让自己持续地发展。也许最开始我们并未一眼望到终点,上路以后把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长。概括来说叫做“找到一条长长的跑道”。
如何走出这条长长的跑道?不同阶段怎么投入,投入什么资源,如何组织和串联?怎样勾搭资源,整合资源?
内容创业通常的跑道要经历:打磨技能,积累势能,独立培训,创业转型四步。
普通人往往误将打磨技能视作全部,觉得自己埋头苦干就行了。这是个注意力稀缺、信息泛滥的时代,当自己具备了一定的技能时,就要思考尽早地卡住自己的位置,锁定一定的位置和资源,这叫做“卡位”。将自己的品牌确定在某个位置上,使别人认识你的产品,尽早获得势能。
简而言之,在早期我们要干的事情包括找到离钱近的方向,打磨方向上的技能,打磨影响力。
怎样积累影响力?下面我们讨论定位以后怎样去卡位!
6 卡位,死磕一个标签
什么是卡位成功?一看到某个领域就想到你。比如一想到咖啡就想到星巴克,一想到汉堡就想到肯德基,一想到PPT就想到秋叶PPT,这就是卡位成功。
但是卡位也常常陷入误区,陷入自嗨式的卡位,自嗨式卡位主要体现在:
1.把证书当标签。有证书的人多了,能够批量复制的,都不是卡位。
2.把一个阶段性进展当做卡位成功。这个进展能够养活你或你的团队吗?
3.把成功推出一门课当做卡位成功。一想到这个课的研究方向就会想到你吗?做到这点才算真的卡位成功,而且如果真的卡位成功了,一定会有竞争者来把你当对手,这是一个小信号。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首先你得有标签,并且别人认可你的标签。
给自己设计一个具有独特性的主标签,辅助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副标签。标签越小越容易卡住第一,在很细分的主标签下做有质量的输出,然后持续投入资源,持续成长和升级,争取将小标签做成大标签或形成多个小标签联盟。
比如我想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有批判性思维、逆向思维、结构化思维、系统思考等分类。独立思考可以应用于职场、人际关系处理、内心秩序的建立等;职场又可细分为小白、职场新人、中高层。从一个细分标签入手,与已有的领先者形成差异,比如结构化思考对职场中高层这个领域李忠秋老师已经做的那么成熟,结构化思考就不应该作为我的方向。
打磨技能的时候需要对小标签进行专业、深入的研究,但也要对小标签所在的领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不可画地为牢。也就是说卡位的时候卡小点,只宣传自己的标签;在学习的时候,不可被标签所限制,这就是厚积薄发吧。
7 抱大腿是最好的卡位
卡不住的位,要么是实力不够,要么是卡槽不对。
打磨出自己的技能后,必须要考虑放在哪个平台上能够有利于脱颖而出,能够获得持续的发展。自建平台没有那么容易,抱大腿是最好的卡位。
不同平台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自己的产品是否适合在该平台持续发展?找准一个平台,选好了就不贪心,用资源拿下细分领域的第一名,比分散精力在各个平台打游击战更有竞争力。格局、眼光、决心,不抱大腿、抱错大腿,市场会让你哭。
谁实话我对平台的了解还不够,需要认真去调研和探索哪个平台是我该抱对的大腿。目前计划是微信公众号和知乎写系统性的、深度的思考文章,头条号和微博写对热点的思考。
8 上位:打造能力桶
卡位早,不代表不能被超越。
定位是第一步,找到自己的那条长跑道,打磨核心竞争力。卡位是第二步,带着令人印象深刻的标签进入游戏,占据一定的势能。但是这还不够,要让别人持续地认可你,还需要持续的运营,这样才能真正上位。这是一场拼耐力的竞争。
成功的卡位模式有两种,要么做大爆款,一鸣惊人;要么积累小成功不断滚动到更大的成功。但要上位,持续运营才能持续占领市场,尤其是应对有能量的竞争对手的后发优势。
形象点来讲,运营体系就好比是打造一个能力捅,让别人无法复制。这个能力桶包括有潜力的产品、形成品牌的标签、清楚方向的路径、会运营的团队、有资源的渠道。
9 定位-卡位-上位,如同进山修大道
定位-卡位-上位,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将雪球越滚越大,能量越来越强。
定位就是选准一条足够长的跑道,打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卡位就是给自己贴个标签,并让所有人都看到它。
上位就是系统运营,让自己的品牌获得市场的持续认可。
我提议:我们听过别人的分享后,不要重复别人的话,请自己换一个例子。这既是对分享内容的最大敬意,也是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锻炼举一反三能力的重要方法。
如果我们把成为一个方向的牛人比作“进山修炼并将香火发扬光大”的话,我们会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呢?
第一,我们要选山。远近闻名,游人如织的名山,如昆仑、蓬莱这样的山轮的到你去建观修炼吗?我们只能选有潜力,但是还不出名的深山或小山作为切入点,然后修炼出吸引人的特色。选山就像我们今天谈的定位。
第二,让别人知道这座山的标签,比如太极、金光、灵气、佛光等等,让人一想到某个标签就想到你这座山。就像我们今天谈的卡位。
第三,成为真正的名山,就要持续拥有品牌的魅力,服务游客的接待能力,才能保持香火延绵。就像我们今天谈的上位。
定位-卡位-上位,如果比作进山修大道是不是更有感觉了呢?
10 回到三大问
通过秋叶大叔定位-卡位-上位的思路,最后回到三大问,我初步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你呢?
一问,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问自己:我是怎样的人?我想去往何方?我有什么,我要什么,我不要什么?
二问,整合充足的信息后问外界和自己的链接:有哪些可能,没有哪些可能?哪些是路径,哪些是妄念?
三问,抛开外界问初心,追问我的动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