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将风采:一位为老兵助力赋能的“老班长”“创业校长”

在“老兵在线”平台组织的阵营里,有一位身影始终活跃在为老兵服务的第一线。他既是军旅生涯三十余载、一身正气的退役“老班长”,也是深耕老兵就业创业领域、运筹帷幄的“创业校长”;既是笔耕不辍、传递军旅正能量的军旅作家,更是全国老兵心中德高望重的“好首长”——他就是陈皓政委。从军营到地方,从戎装到便服,改变的是身份标识,不变的是他对战友的赤子情怀和对社会责任的坚定担当。

戎装在身时,陈皓将青春与热血奉献给国防事业,三十余载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深厚的军人情结。退役后,他始终牢记“为兵服务”的初心,主动扛起关爱老兵的重任,以多元身份搭建起为老兵赋能的坚实桥梁。作为全国退役系统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视角,为无数迷茫的退役战友指点迷津,量身定制职业规划,助力他们在人生新赛道上实现转型突破;他退役后,与“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最美退役军人”苏晓涛一起成立了“临沂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担任临沂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执行会长期间,他深耕本地老兵服务工作,将沂蒙精神中“军民同心、无私奉献”的内核融入服务实践,让红色热土上的老兵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曾与苏晓涛的儒将团队一起致力于老兵就业创业服务。“儒将创业大学总策划”“儒将创业大学校长”的身份,更彰显了陈皓的远见与担当。他深知,退役军人拥有纪律严明、吃苦耐劳、执行力强的优秀品质,却往往在融入市场、创业创新中面临瓶颈。为此,他牵头打造专业化创业教育平台,整合政策资源、企业资源和师资力量,通过技能培训、项目孵化、资源对接等多元化服务,为军创企业铺路搭桥,为退役战友赋能增效。从创业理念讲解到市场行情分析,从项目对接洽谈至政策落地执行,他全程跟进、精准帮扶,让一批又一批军创企业在市场浪潮中站稳脚跟,让无数退役军人在创业路上少走弯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服务理念。

作为“老兵在线”总指挥,陈皓更是将平台打造成了全国老兵的“精神家园”与“服务枢纽”。他始终坚持公益初心,把“关爱老兵、助力老兵、帮扶老兵、宣传老兵”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带领团队常态化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数百场关爱活动温暖人心,上千次走访调研深入基层,数百个实际问题妥善解决——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他踏遍山东、浙江、云南、贵州、河南、广西、湖北、陕西、四川等地的坚实足迹,是他连接军队与政府、企业与老兵的不懈努力。他化身老兵的“代言人”,倾听战友心声、反映合理诉求,让老兵的困难有人管、诉求有人应;他搭建起交流合作的桥梁,促进老兵之间抱团取暖、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形成了“拥军爱军、共赢发展”的良好生态。

文以载道,笔以传情。作为最受全军官兵喜爱的军旅作家,陈皓用文字为军旅精神立传,为老兵风采喝彩。他的作品饱含对军营的眷恋、对战友的深情、对红色历史的敬畏,字里行间彰显着儒将的儒雅与担当,不仅凝聚了老兵群体的情感共识,更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退役军人的精神风貌,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军人本色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力量。

从军营硬汉到服务老兵的“领路人”,陈皓以儒将之风诠释着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书写着“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人生答卷。在他的引领下,“老兵在线”正成为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重要阵地,而他身上的初心与坚守,也将继续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关爱老兵、传承红色精神的行列中,让军人本色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作者:特战女兵)

来源:军旅文学艺术创作交流中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